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本科生教務
當前位置: 首頁 >> 本科生教務 >> 正文
關于轉發《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實施一流本科專業建設》的通知
2019-04-15  點擊:[]


各系所負責人老師:

爲深入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和《加速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事情聚会会议和《教育部关于加速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见》、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系列文件要求,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生长,教育部于近日宣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雙萬計劃”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18号),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雙萬計劃,教務處將文件轉發。具體部署如下:

一、建設原則

突出示范领跑。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示范性本科专业,引领发动高校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推动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体系。

“兩步走”實施。報送的專業第一步被確定爲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教育部組織開展專業認證,通過後再確定爲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

二、建設方式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事情分三年完成。每年3月啓動,經高校網上報送、教育主管部門或高校提交彙總质料、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提出推薦意見等,確定建設點名單,當年10月宣布結果。

三、報送條件

1.全面落實以本爲本、四個回歸

坚持立德树人,切实牢固人才培養中心职位和本科教学基础职位,把思想政治教育贯串人才培養全历程,着力深化教育教学革新,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质量。

2.不斷完善協同育人和實踐教學機制。

积极集聚优质教育资源,优化人才培養机制,着力推进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元相助办学、相助育人、相助就业、相助生长,强化实践教学,不停提升人才培養的目标告竣度和社会满意度。

主要觀測點:(1)建有省部共建基地,省級及以上實驗、實踐教學平台(含虛擬仿真);(2)曾入選卓越計劃1.0或拔尖計劃1.0專業點;(3)開展“菁英班”等差异形式的協同育人模式探索。

3.努力培育以人才培養为中心的质量文化。

堅持學生中心、産出導向、持續改進的基本理念,建设健全自查自糾的質量保障機制並持續有效實施,將對質量的追求內化爲全校師生的配合價值追求和行爲自覺。

主要觀測點:(1)已通過專業認證、專業認證申請已受理或已開展專業認證申請事情;(2)已通過或正在申請通過專業自評估;(3)具有完善的質量保障體系。

4.專業定位明確。

服務面向清晰,適應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切合學校發展定位和辦學偏向。支撐專業實力雄厚。

主要觀測點:原則上理工科專業的支撐學科上一輪學科評估B+及以上,其他專業的支撐學科上一輪學科評估B-及以上。

5.專業治理規範。

切实落实本科专业国家尺度要求,人才培養方案科学合理,教育教学治理规范有序。近三年未泛起重大宁静责任事故。

主要觀測點:培養方案切合專業認證、大類培養、卓越和拔尖計劃2.0、新工科新醫科新文科等理念。

6.革新成效突出。

持續深化教育教學革新,教育理念先進,教學內容更新及時,要领手段不斷創新,以新理念、新形態、新要领引領帶動新工科、新醫科、新文科建設。

主要觀測點:(1)有省級及以上教學结果獎、教學革新項目;(2)有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3)出书十二五規劃教材。

7.師資力量雄厚。

不停增强師資隊伍和下层教学组织建设,教育教学研究运动广泛开展,专业教学团队结构合理、整体素质水平高。

主要觀測點:(1)有省級及以上教學名師、教學團隊;(2)有教師任教指委委員;(3)教授或副教授占比高(大于70%)。

8.培養質量一流。

堅持以學生爲中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潛能,增強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畢業生行業認可度高、社會整體評價好。

主要觀測點:(1)就業率高于98%;(2)重點單位就業比例大于30%;(3)行業社會評價好(有問卷調查支撐)。

四、事情部署

1.請各專業一流專業建設負責人,根據上述報送條件,認真梳理專業建設情況,收集彙總相關质料,填寫《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信息收罗表》(附件2),于4月18日前將紙質版一式一份報送至學院本科教務辦範曉瑩處,同時將電子版發送至郵箱:fanxiaoying@mkako.com。

2.請各一流專業建設負責人落實責任,抓緊深入開展專業內涵建設,擴大專業優勢、補齊建設短板,加速推進專業認證、教學方式要领革新、協同育人與實踐革新、新文科建設等事情。

附件: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雙萬計劃”的通知》

2.《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信息收罗表》

PP电子學院本科教學

2019年4月15日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