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在陕西富平習仲勳故宅、習仲勳陵园以及陶艺村组织运动现场,硕7093、7096党支部和团支部以及硕7094、7095团支部的同学们配合學習“群衆路線的光輝典範”——習仲勳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格,并在習仲勳陵园前进行了宣誓,增强了同学们學習优秀革命前辈的决心和信念。当天下午返程前,同学们还旅行了陶艺村,感受了陶艺文化。
群衆路線的光輝典範——習仲勳
習仲勳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军队卓越的政治事情领导人,是陕甘边革命凭据地的主要建设人和领导者之一。他坚持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辈子甘做人民的老黄牛。革命战争年代,他投身兵运,建设陕甘苏区,为延安扼守南北大门,经略西北,军民一心;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奠基西北生长,更倾力国是十载春秋;革新开放之初,倡建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奉调回京,勤政为民。毛泽东赞誉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而在老黎民眼里,他是人民的元勋!在七十六年的革命征程中,習仲勳把毕生精力和满腔热血献给了挚爱的党和人民。他一生都在坚守着开拓与继续的革命精神,“战斗一生,快乐一生。天天奋斗,天天快乐!”
通过旅行學習,同学们对于習仲勳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格有了更深的体会。
来自7093、7096党支部的浦江淮同学称:“这次旅行给我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就是‘从群众走出来的群众领袖’。如果習仲勳同志不是深深心系群众,为宽大人民群众谋未来,那么他应该很难在经历那么多起起伏伏之后还能依然不忘初心,为人民服务,还一如既往地保持着高尚的理想和革命的激情。或许習仲勳同志也有过暮气沉沉等时候,但最终他照旧能坚持自己的理想,牢记自己最初的热血和激情,成为一名真正的群众领袖。所以,初心不行忘。最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当我们迷茫困惑遭遇挫折,不知前行偏向,失去前行勇气的时候,只有最初的理想和因理想而发的激情才气激励我们找寻前行的偏向,激励我们继续走下去,直到实现最初的理想。”
来自7093班的耿阳文同学这样说道:“我觉得就我而言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三个方面。一是習仲勳从小就有革命的意识,我们只知道嬉戏打闹的年纪,他就能审时度势,将革命事业扛在肩上。这个让我很难忘。第二个很是值得我學習的就是他的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精神。大跃进期间他能觉察到政策的错误,实事求是地知道国家生长的问题,这个精神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缺少的。我一直都努力在學習和事情中认真學習先辈们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只有认真努力,实事求是,才气行得正站得稳,不怕考验,有卓越结果。第三个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事情作风。群众是我党一直放在首位的,習仲勳也将这个事情作风贯串于他的事情的始终。我觉得做研究其实是离不开人民公共的。不管是学术照旧实验,归根究底都是为了以人为本,为人服务,所以脱离群众,脱离现实的事情是没有意义的。”
来自7094班的田琳同学在旅行纪念馆后体现内心受到极大鼓舞:“作为关中人民的儿子,对土地的深情、对人民的热爱已经深深的融入到他的心里,让我们感受到習仲勳同志与人民跳动在一起的脉搏。革命时期为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大生产时期领导群众“深挖地多出粮”,时刻把自己摆在群众中间,真正做到了为了群众的利益而奋斗终身。習仲勳同志,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鱼水之情、怎样增强血肉联系,那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无私无畏。”

陵前宣誓——爭做革命事業接班人
“我们都是革命事业接班人,我们在革命前辈的墓前庄严宣誓:我们一定要向革命先烈學習,像他们那样热爱祖国,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天空中飘着小雪,冷风阵阵,然而同学们在革命前辈的墓前的宣誓却庄重而热切,饱含着坚定的信念!
“在这样庄严肃穆的场所下宣誓,要比在平时生活中的學習教育更鼓舞人心。从自己口中说出的宣誓话语,似乎都酿成了神圣的任务,我不会忘也不敢忘!以后一定会努力践行誓言,热爱祖国,忠于党,忠于人民,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时刻准备着,为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孝敬自己的力量。”硕7093、7096党支部的刘晨晨同学这样说道。

參觀陶藝村——提升文化自信
下午返程前的两个小时,各人自由运动。有的同志去旅行陶艺,有的则留在餐厅做团体游戏。7093、7096党支部的孙竞益同志在旅行完陶艺雕塑后,说:“本次旅行富平陶艺村,领略了中国传统陶艺的魅力,这跟十九大的文化自信有着密切的联系。真正的文化自信就是要在各行各业细微处发现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传统文化、學習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在旅行制陶工艺时,很是惊叹制陶艺人的精湛武艺,这就是习总书记所讲的“工匠精神”。”

硕7093、7096党支部和团支部以及硕7094、7095团支部的同学们通过本次运动,深入學習了習仲勳革命前辈的高尚品格,陵园前宣誓坚定了理想信念,陶艺村的旅行提升了文化自信,充实提高了支部同志党性,增进了班级同学情谊。
文字:劉晨晨孫婵
圖片:彭麟凱浦江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