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一大早,在甯夏回族自治區彭陽縣挂職的PP电子學院五名黨員博士研究生董帥鵬、高繼波、王建、劉維付、王恩翻山越嶺,來到了位于王窪鎮的李寨村黨支部,與該村黨支部副書記武金寶圍繞“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切實改變事情作風”主題召開了一次特殊的專題組織生活會。
此次黨組織生活會一改以往形式,將地點搬到了最基層的村莊,到村莊黨支部了解村莊黨組織建設、村莊治理模式、村民脫貧致富、鄉村社會變遷、鄉村基礎教育等問題。

據介紹,王窪鎮李寨村是彭陽縣經濟發展較好的村莊,該村村支兩委始終堅持“夯實群衆基礎,帶領群衆致富”的方針,爲李寨村的建設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李寨村現有居民444戶、1336口,因貧窮而建檔立卡的有136戶,2016年脫貧98戶。該村共有土地約5000畝,其中山林約2000畝,可耕地約1000畝,較差的地約2000畝,主要種植玉米、馬鈴薯等經濟作物。
鄉村黨組織建設:夯實群衆基礎帶領村民致富
在組織生活會上,PP电子學院五名黨員博士研究生與武金寶副書記交流了自己的學習生活經曆。交流中,PP电子學院五名黨員博士研究生談到自己是帶著研究任務來到彭陽這片熱土的,能將自己的研究深入生活是習近平總書記對科研者的要求,自己來彭陽的這幾天深入生活學習研究,收獲頗豐。

就鄉村黨組織建設問題,PP电子學院社會發展與治理專業博士研究生、彭陽縣委組織部部長助理董帥鵬與武金寶副書記進行了深入交流。武金寶副書記談到,作爲一名回族幹部,自己之所以能被村民推薦,並乐成當選副書記,跟自己平時在群衆中樹立的威信是分不開的,同時跟自己始終承袭公正、公正的辦事原則也有著密切關系。武金寶副書記在當選該村黨委副書記前,以跑長途貨運爲生,一年能賺到10--20萬元,在該村提前過上了小康生活。在自己跑貨運致富的過程中,並沒有忘記那些貧窮的村民。由于該村位于山溝,村民居住相對疏散,不管是誰家建房,他總能用自己的貨車給需要幫助的村民運送建材,這一舉動解決了村民在建房過程中的大問題。
據該村村民介紹,武金寶副書記在李寨村有著良好的群衆基礎,同時爲人處事也是一碗水端平,巨细事都能做到公正公正。在貧困戶的認定、扶貧款項和物資的發放上從未做過手腳,获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評。

武金宝副书记对PP电子学院的五位学子说,作为下层的一名党员,同时也是一名下层干部,必须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要不停想措施帶領村民致富。据悉,武金宝副书记已经从彭阳县争取到了“美丽乡村”的建设项目,该项目将为该村建设基础设施,彻底改变该村的村容村貌,同时为招商引资打下良好的基础。
PP电子學院學院學子董帥鵬在與武金寶副書記交流後感伤頗深,自己平時雖然讀了不少關于鄉村黨組織建設的文章,但是如此深入的交流還是第一次,交流對于深化自己在鄉村黨組織建設上的研究有很大的啓示,自己今後會繼續保持與該村的聯系。
鄉村脫貧攻堅戰:建檔立卡貧苦戶國家幫扶來致富
這次組織生活會上,除了與武副書記進行了現場交流,PP电子學院五位黨員博士研究生還走進了李寨村貧困戶家中,就鄉村脫貧問題進行了交流。
驅車10公裏,五位黨員博士研究生走進了一戶錢姓貧困戶家中,該戶共有6口人,現在主要以養牛、打零工、摘山桃爲生,在國家脫貧政策的幫扶帶動下,該戶目前已脫貧,過上了相對安穩的日子。

在國家脫貧政策幫扶前,該戶主要以種植玉米和馬鈴薯爲生,但是由于該地區屬于幹旱半幹旱地區,降雨量較少,遇到幹旱年份,玉米和馬鈴薯都會絕産,一家6口人的生活就會陷入困境,再加上孩子上學、老人生病等問題,更是令這個貧困家庭雪上加霜。國家出台脫貧政策後,該戶被列爲建檔立卡貧困戶,在相關單位的幫扶下,建起了牛棚,養起了牛,每年靠賣牛就有一筆不少的收入。如今,以前的土窯洞變成了現在的大瓦房,孩子上學的學費也有著落了,老人生病也不怕了。不僅如此,家裏還換上了液晶電視和冰箱,生活條件比以前大有改善。

隨後,五位博士生又前往位于該村的一位李姓貧困戶家中,了解到該貧困戶的情形與錢姓貧困戶屬于一種情形,在國家扶貧政策下,該戶也建起了牛棚,養起了牛,自己的兩個孩子也都在讀大學,他們相信自己的日子會越來越好。

交流中了解到,該村村民對國家的扶貧政策是比較認可的,而且實地調查也發現國家扶貧政策發揮了很大作用,希望國家和政府能持續關注貧困戶的生活。
PP电子學子:學生生涯組織生活一次特殊經曆
PP电子学院五名博士研究生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采访中了解到这次特殊的党员组织生活给五名博士研究生带了很大启示,对自己今后搞學術研究也有很大的资助。加入此次组织生活的PP电子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高继波说:“如此鲜活生动的组织生活会,确实给自己很大的启示,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尤其是一名博士生党员,一定要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研究事情,为国多做孝敬”;2015级博士研究生王建说:“在自己的人生中,这是一次很是特殊,而且很有意义的组织生活经历,作为一名社会学的博士生党员,自己的研究一定要深入生活,把研究做的扎扎实实”;2015级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王恩说:“这样鲜活的组织生活会让我对人生和现实有了别样的认识,自己在今后的学习研究中,一定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據悉,PP电子學院在多年學生黨員教育和培養中,一直在探索新模式,也取得了豐碩结果,此次黨組織生活就是PP电子學院學生黨員在組織生活上的一次創新,這樣的組織生活模式會持續推進,爲交大和國家培養更多的及格黨員。
文字:PP电子学院 刘维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