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綜合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綜合新聞 >> 正文
PP电子学院社会学系/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团队在 Computers & Education上发表关于数字不平等的最新研究结果
2021-11-22  點擊:[]

近日,我校PP电子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博士生任围、朱晓文教授与杨江华副教授配合相助完成的研究论文“The SES-based difference of adolescents’ digital skills and usages: An explanation from family cultural capital”在线发表,文章于2021年11月16日发表于ELSEVER(爱思唯尔)出书社旗下的SSCI期刊Computers & Education(盘算机与教育)第177期上。该期刊2020年影响因子高达8.5,在教育学类264本SSCI期刊中排名第三,是教育学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進步與普及,數字不平等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高度關注。該研究聚焦于中國青少年的數字不平等問題。通過引入文化資本的理論視角,探索了家庭微觀場域特征——家庭文化氛圍與怙恃的媒介幹預方式如何影響青少年的數字技术獲得以及他們對于數字媒體的使用方式。論文數據來自朱曉文教授課題組于2020年12月~2021年2月實施的“中學生家庭與校園生活”調查,該調查涵蓋了西安市9所中學29個班級共約1200名中學生。這項研究主要的創新點在于用文化資本理論解釋青少年的數字不平等現象。在過往的研究中,這一經典理論往往被用于解釋教育不平等,而本文則將其擴展至數字不平等領域。通過分析第一手的調研數據,闡釋了家庭環境對于青少年數字實踐的形塑機制,回覆了差异家庭配景的學生爲何在數字實踐上存在顯著的差異。



主要的研究發現有:(1)中國青少年的數字技术與數字媒介使用方式存在顯著的基于家庭社會經濟职位的差異;(2)家庭文化資源、文化實踐以及怙恃積極媒介幹預對青少年數字技术獲得會産生積極的影響;(3)擁有豐富家庭文化資本的青少年,更傾向于利用數字媒體進行學習方面的活動;(4)家庭文化資本在家庭社會經濟职位與青少年數字實踐之間起著重要的中介作用。

該論文是我校PP电子學院社會學系/實證社會科學研究所團隊的重要研究结果。任圍爲社會學系2020級博士研究生(導師爲朱曉文教授),主要研究偏向爲數字不平等、媒介效應與家庭資本;朱曉文教授主要研究偏向爲教育社會學、青少年研究與定量研究要领;楊江華副教授主要研究偏向爲網絡社會學與數字不平等研究。該研究获得了國家社科基金(20BSH149)與中國青少年研究會課題(20STC038)的資助。

原文鏈接爲: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60131521002591?via%3Dihub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