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五月芳菲盡,陝北槐花始盛開。5月19-20日,西安交大PP电子學院教師一行29人奔赴延安,開展“不忘初心·堅定信仰——走知識分子成長的正確门路”主題研修營學習活動。在院黨委書記馬曉彬、院長李黎明的帶領下,包罗院系黨政領導、青年骨幹在內的教師們在短短兩天內,通過實物參觀、實地教學等方式,深入體悟老一輩共産黨人走過的革命门路,接受延安精神的洗禮。

5月19日下午,全體教師參觀了梁家河,追憶習近平總書記插隊時期的歲月。在講解員的引導下,分別參觀了知青井、梁家河村史紀念館與知青窯洞舊址。總書記初到梁家河才15歲,卻能迅速克服難關,與當地群衆打成一片,不斷要求思想進步,加入中國共産黨,成爲梁家河村的黨支部書記,帶領全村人民改變落後面貌。總書記曾經說過:“陝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第二故鄉。”各人深切體會到,七年知青歲月凝結在習近平身上的人民情懷,黨性信仰,知識品格,刻苦奉獻,責任擔當,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應該成爲黨員幹部的行動指南,成爲共産黨員學習事情的動力,成爲青年學子服務國家、熟悉和了解中國社會的學習資源。

晚上,教师们寓目了中国首部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深受保育员们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熏染。“延安保育院” 的历史见证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息争放战争时期的主要时期,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门。
20日上午,各人先後參觀了王家坪革命舊址、延安革命紀念館與寶塔山。在王家坪,現場教學老師講述了毛澤東主席與兒子毛岸英之間的深厚情感,讓學員們深受感動。在延安紀念館,各人追溯曆史的足迹,梳理延安紅色革命的曆程。在巍巍寶塔下,黨員們重溫入黨誓詞,在延安精神的感召下,更爲深刻地掌握共産黨人實事求是的宗旨與服務人民的理念。

下午,參觀了楊家嶺與棗園革命舊址。在參觀“中共七大”會址以及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國家領導人舊居外,聽取了題爲“延安時期水乳融会的黨群幹群關系”與“延安窯洞有馬列主義”的兩次主題教學活動。

宣傳部副部長、哲學系副教授李重認爲:通過此次踐學,我們尋找“初心”、踐行“初心”,切實提升自身能力素養,堅決落實立德樹人基础任務。
中文系黨支部書記羅軍鳳這樣寫道:在新時期,我們一定要繼續發揚延安精神,開拓進取,矢志奮鬥,爲把西安交大建設成爲雙一流高校而不斷努力。
走知識分子成長的正確门路,就是愛黨愛國的门路,就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门路,就是堅持立德樹人、砥砺前行的门路。在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的感召下,PP电子學院教師紛紛体现:一定肩負時代責任與使命,爭做西遷精神的新傳人,立足崗位事情,以實際行動創造留下曆史印記的新貢獻,爲學校雙一流建設做出應有貢獻。

文字:劉祥
圖片:郝明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