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下午,在主E-714PP电子學院黨委副書記李重帶來《<實踐論><矛盾論>導讀》專題講座。本次專題講座面向PP电子學院行政黨支部和研究生黨支部進行學習交流,PP电子學院黨委書記馬曉彬出席。

李重老師首先解釋了重新學習《實踐論》和《矛盾論》的當代現實意義,“兩論”開創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乐成的典範,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兩論”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開山之作,是中國革命勝利的奠基之作,是我黨思想理論建設的經典之作。“兩論”服務于中國革命實踐,其內在哲學基礎沒有發生變化,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的實踐建設,重新認識學習兩論也有助于深入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的治國理政思想。
本次講座從“爲什麽寫兩論?講了什麽?爲什麽重讀?”三個問題爲主進行了解讀。李重老師通過大量詳實的曆史資料闡明了“兩論”誕生的基础原因:從哲學上反思、批判和破除黨內嚴重存在的主觀主義錯誤,清除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特別是左傾”教條主義的危害;確立正確的思維方式和思想路線。李重老師對此做了精彩的總結:“毛澤東率先進行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進程,這使馬克思主義探索和傳播呈現新的面貌:譯介型上升爲著述型;通俗普及型上升爲理論研究型;學理型上升爲現實型;日常生活型上升爲革命經驗型。”
實踐論和矛盾論主要講了什麽?李重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了“兩論”的焦点指要,從《實踐論》的主要內容、《矛盾論》的主要內容和二者的內在同一性這三部门出發,深入剖析了《實踐論》的作用在于掌握住馬克思把革新自然和革新社會統一在一起,完成了實踐標准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辯證統一的曆史影像。李重老師從兩種對立的宇宙觀、內因與外因辯證法、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法、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同一性和鬥爭性的辯證法五部门分析了《矛盾論》的思想主旨。
硕6068班社会学系刘馥榕说:“《实践论》和《矛盾论》现在不仅对现代的社会主义各方面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我们大学生的生活也极具启示性。作为恒久待在校园这座象牙塔里的我们,越发应该注重多多加入种种社會實踐,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拓宽理论规模。”
碩6068班社會學系李曉文講:“雖然在高中和大學階段都學習過相關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但是少有專門用近兩個小時的時間學習毛澤東對于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理論结果,身處網絡娛樂時代,嚴肅話題與思考總是不經意間被淹沒,希望自己以後能努力提高思想理論水平,這不僅是一個黨員的義務,也是這個時代所有年輕人得以安身處世的良藥。”

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今世青年学子需要重读《实践论》和《矛盾论》,这是实现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门路的时代要求要求,也是坚持和生长马克思主义的一定结果。学好马克思主义,用好马克思主义是“学哲学用哲学”的具体实践,学生党员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社會實踐,为团体、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孝敬。
文字:楊重陽
攝影: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