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8-9日,PP电子學院中文系支部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赴鳳縣實踐學習。鳳縣地處秦嶺要地,西鄰甘肅,南接四川,曆史悠久,地形險要,曆史上多爲兵家必爭之地,素有“秦蜀咽喉”、“川陝鎖鑰”之稱。
85年前,中國共産黨即在陝西鳳縣和甘肅兩當等地開展革命活動,策劃並組織、發動了“兩當兵變”。革命的薪火代代相傳,至今鳳縣仍留傳兵變的故事。鳳縣革命紀念館就建设在古鳳州所在地,紀念館中豐富的文獻資料爲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展示了“兩當兵變”、紅軍長征途經鳳縣、三五九旅鳳縣突圍和秦嶺戰役、解放鳳縣等發生在當地的紅色曆史。

1930年春天,陝西省委派習仲勳到長武縣楊虎城部的警備騎兵第三旅三團二營從事兵運事情。習仲勳和其他共産黨人在連隊建设黨支部,發展了100多名黨員,向士兵宣傳黨的路線和革命的原理。1931年至1932年間,部隊駐鳳州、雙石鋪、楊家店一帶,與當地群衆密切聯系。黨員開會的地點,主要在鳳州城外西南(鳳凰山)和城廊南垣城牆上邊。1932年4月兵變前夕,習仲勳等中國共産黨領導人,就在現今革命紀念館對面豆積山上的張果老廟中,策劃兵變。“兩當兵變”之後,率領士兵沿途與反動勢力戰鬥前進。

沿著革命先輩的足迹,重走“紅色之旅”,讓中文系支部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越发深切地體會到了革命勝利的艱辛和不易,但只要有堅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就有前進的動力。密切聯系群衆,是中國共産黨的優良革命傳統,也是我們的事業得以勝利的保證。從建設“雙一流”大學,到各院系的學科發展,我們都要堅持群衆路線。

近年來,PP电子學院中文系面對學科專業發展的困難,黨員、民主黨派成員、入黨積極分子各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積極發揮個人所長,團結相助,努力爭取社會力量支持,建设團隊,尋求學科優勢和新的學科增長點。
投稿:PP电子學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