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學院黨建
分黨委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黨建 >> 分黨委 >> 正文
不忘初心,堅守信念,做及格黨員——傳播學系黨支部赴紅色聖地踐行“兩學一做”
2016-07-12  點擊:[]

7月8日至9日,西安交通大学流传学系党支部一行9人共赴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开展为期两天的以“不忘初心,坚守信念,做及格党员” 为主题的践行“两学一做”考察运动。

第一站——延安新聞紀念館

“百年積弱歎華夏,八載幹戈仗延安。試問九州誰做主?萬從矚目清涼山”,陳毅將軍曾賦詩如此稱贊。清涼山不僅是新中國得以萌發的根據地,同時也是紅色中國新聞出书事業誕生的搖籃,延安新聞紀念館就坐落于清涼山下,記錄了新中國新聞事業發展的艱難曆程與取得的矚目成就。作爲傳播學系的教師,我系黨支部將參觀延安新聞紀念館作爲此次“兩學一做”考察之行的第一站,也是深切地期待通過回溯新中國新聞事業曾經的艱苦曆程,不斷地提醒列位黨員教師,在新聞教學、實踐中不忘初心,不忘偏向。延安新聞紀念館是由中宣部、廣電總局、新華社、人民日報社、新聞出书總署等部門(單位)配合籌資修建而成,是全國唯一的新聞事業專題紀念館。館的外形是上下三層的窯洞形,寓意黨的新聞事業是從延安的土窯洞裏創建和發展起來的。

延安新聞紀念館,一個進行革命傳統、延安精神教育的生動課堂,一個與多家新聞學院建设相助關系的教育、教學基地,也是傳播學系黨員于延安考察第一站的最佳選擇。館內于四個展廳依次陳列五個單元:中共中央黨報委員會、延安時期的新華通訊社、新中國出书事業的搖籃、延安時期的黨報與報人、人民廣電事業在這裏起步。當年,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下,黨的新聞機構傳播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反映人民群衆的呼聲,爲中國革命的勝利做出不行磨滅的貢獻。在大量珍貴曆史圖片、文獻、圖表及窯洞、泥塑人物場景再現中,傳播學系黨員同志們生動學習、了解了革命時期艱苦條件下中國新聞出书事業的發展曆程和光輝業績。“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多的物質需求”,在感歎著艱苦條件下取得如此成就的同時,黨員們更是從自身現狀出發,思考如何提高自我業務能力、促進學科發展。

第二站?——陝北的好江南:南泥灣

“陝北的好江南,鮮花開滿山,開滿(呀)山;學習那南泥灣,處處是江南,又戰鬥來又生産,三五九旅是模範”,一首《南泥灣》唱遍了大江南北。南泥灣,位于陝西省延安城東南45公裏處,流域面積365平方公裏,系丘陵溝壑區,林草覆蓋率達83%。1941年3月,八路軍三五九旅在旅長王震的率領下在南泥灣開展了著名的大生産運動。南泥灣是延安精神的發源地,也是中國農墾事業的發源地。

繼延安新聞紀念館之後,傳播學系黨支部一行前往南泥灣,並參觀南泥灣大生産展覽館。館內分三個單元:屯墾南泥灣,陝北好江南,保衛黨中央。館內展示的“三五九旅農業生産統計表”和“飼養牲畜家畜統計表”顯示,種植面積、蔬菜糧食的産量和牲畜家畜存欄量大幅增長。經過兩年多辛勤勞動,三五九旅做到了糧食和經費全部自給,而且繳納公糧一萬石。作爲延安精神的重要組織部门,南泥灣精神給人的震撼是巨大的。水稻田中八個大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和由“南泥灣呀爛泥潭,荒山臭水黑泥潭”到如今的“學習那南泥灣,處處是江南”的變化,召喚、激發出支部成員自力重生,奮發圖強的南泥灣精神。

第三站——棗園革命舊址

棗園革命舊址共展出珍贵文物815件,是红色旅游中的重要环节。1943年10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这里。1943年至1947中央书记处在这里,领导了全党的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筹备召开了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和中共七大。毛泽东在此写下了《学习和时局》《论联合政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目标》等著作。伴着滴滴小雨,流传系党支部一行搭车奔赴棗園革命舊址,重点旅行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人旧居和“为人民服务”讲话台,并留影纪念。

第四站——梁家河村

7月9日早,支部成員乘車前往梁家河村,參觀梁家河村史館和習近平總書記舊居。面積不大的梁家河村史館小院內,熙熙攘攘站滿了前來參觀的團隊。院內樹立著一個高峻醒目的標語,是習近平總書記的原話“陝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的第二故鄉”。

村史館爲參觀者對梁家河的曆史與現狀提供了有效了解渠道,展示了北京知青插隊下鄉、鍛煉生活的情況,記錄了梁家河村的逐夢之路。配以插圖的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過四關”展板前圍滿了人,各人被有趣的文字逗樂,也被刻苦精神熏染。

第五站——乾坤灣

乾坤灣,紅色5A景區之一,是本次延安考察之旅的最後一站。它位于山西省永和縣打石腰鄉河會裏村和陝西省延川縣城南部53公裏接壤處,是一幅天然太極圖,是黃河古道秦晉峽谷上一大天然景觀。一路的走走停停中,支部成員總結著新聞傳播學科的學科發展現狀與問題,對之後的發展、提升偏向進行了熱烈探討,對未來充滿了希冀。

通過爲期兩天的實地考察學習,利用紅色革命教育資源,支部成員體會深刻,体现要結合學院發展的實際,在幹中學、學中幹,學習和發展延安精神,做有理想、有信念、有擔當的及格黨員。

附件列表:本新聞不包罗附件。


上一條:學校“兩學一做”督導組督查指導PP电子學院黨委事情
下一條:慶祝建黨95周年大會在京舉行交大PP电子學院學子觀看網絡直播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