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學而講壇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而講壇 >> 正文
學而講壇第396讲
2016-06-27  點擊:[]

“學而”講壇——教授系列講座第396講

講座時間:2016年6月29日19:30

講座地點:主樓A204

講座人:朱鴻教授

講座主題:絲綢之路與文化傳播

主辦單位: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教務處

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講座人介紹:

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陝西省寫作學會副會長,陝西省散文專業委員會主任,政協委員、民進陝西省委文化藝術事情委員會主任。著名散文作家。有多種版本行世,具代表性的有《西樓紅葉》、《藥叫黃連》、《夾縫中的曆史》、《人生的愛與智》、《關中是中國的院子》和《長安是中國的心》。作品錄用于中學語文教科書和高職語文教科書,見諸語文試卷,入選百余種散文選集。《西部心情》一書是中國青少年素質發展論壇事情委員會推薦讀物和讀寫大賽指定讀本。獲首屆冰心散文獎、第二屆老舍散文獎和首屆陝西圖書獎。

講座內容介紹:

西漢(公元前2世紀前後),張謇通西域,開辟了從長安(今西安市)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北方絲綢之路。漢唐以後,隨著絲綢貿易、文化、藝術、農業、手工制作等的不斷交流發展,這條路走的人越來越多了,就形成了今天人們所說的北方絲綢之路。當然除北方絲綢之路,還有海上絲綢之路,以及三星堆、金沙文化爲代表的西南絲綢之路等。古代絲綢之路的開通與交往,對東西方經濟和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唐宋的中興和整個中國社會生活、文化藝術的發展起了不行估量的曆史作用。由絲綢之路的交流、發展所形成的差异民族之間的文化認同和借鑒,已經深深地紮根、並形成了具有各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經絲綢之路傳播的文化藝術形式已經滲透在中國文化傳統中,它有著不行替代的重要作用。絲綢之路不僅僅是一條貿易之路,而且也是物種、音樂、繪畫、镌刻、宗教、曆法、針灸、數學、制鐵技術及鑿井技術的傳播之路,更是民族遷徙與融合之路,也是早期東方和西方的交流之路。內容豐富,課題重大。

更多資訊

讲座视频:西安交通大学學術資源平台

http://meeting.mkako.com?

公共主页:人人网-西安交大學而講壇?

學而講壇QQ群:111068868?

學而講壇微信民众账号:xjtuxejt?

附件列表:本新聞不包罗附件。


上一條:學而講壇第397讲
下一條:學而講壇第395讲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