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名稱:社會網絡的正負作用初探:以人職匹配爲例
讲 座 人:郝明松
講座時間:2014-05-21(周三)中午12:30
講座地點:東二樓實證所會議室
講座摘要:人職匹配是指入職者的資質與職位的要求是否相符。社會網絡對人職匹配的影響,理論上存在正反兩方面的作用:第一,通過提供信息,降低雇傭雙方的信息不對稱,促進人職匹配。第二,通過義務、恩惠等人情因素,影響雇傭雙方的入職篩選決策,好比將不符職位要求者拉到某個崗位上,降低人職匹配。基于西方社會的勞動力市場理論,既有研究大體都證明了前者。本文利用中國八都市調查數據(JSNET2009),考察這二者在中國勞動力市場中的狀況。實證結果發現:(1)使用社會網絡整體上有助于實現低才高就,降低人職匹配;(2)在實現低才高就方面,起主要作用的是人情影響。
同時發現,信息資源的作用不甚明朗。首先,它對制止高才低就作用不很顯著;其次,在技術匹配方面,它卻能導致低才高就。這兩者,有違于信息不對稱理論。原因是什麽?我將進一步的思考和探究,設計成了調查題目。這是我要講述的第二部门內容。
最後,針對此次出國學習,簡要說四點體會。
作者簡介:郝明松,男,生于1985年8月,陝西岚臯人,2011年進入博士階段的學習,西安交通大學實證社會科學研究所研究助理。2013年10月-2014年4月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進行短期訪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