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大學語文》精品课程网站>>>>>>
早在上個世紀的二三十年代,交通大學就很是重視國文教育,並開辦中文專業,作爲全校學生的必修課程。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校大學語文课作为PP电子素质教育的主干课程之一,获得了迅速生长。1983年,西安交通大学社会科学部建设了语文教研室。陈继征等一批老教师为《大學語文》课程建设做出了积极的孝敬。这期间,教材建设也获得了巨大的生长,其中,焦垣生教授加入编写了高等教育出书社出书的《文学概论》教材,并和陈继征老师一起编写了《莘莘学子读红楼》等著作。为《大學語文》课程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7年中文系正式建设,《大學語文》课程的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等获得了进一步的完善。我们立足于教学基础知识,把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培养定为主要内容,积极深入地开展教学革新,主动探索高等院校语文教学的新模式,不停革新教学的方式、要领,注重接纳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教学效果获得了显著的提高。
自1999年至2002年,我們先後承擔了兩項校級語文教改課題,在研究國內外語文教學革新结果基礎上,對大學生語文素質教育做了較系統的研究,並取得具有一定創新性的结果。其中,《重視實踐環節、培養本科生創新能力》2003年校教學结果二等獎;《構建面向21世紀本科大學生語文教學科學體系》2000獲校教學结果二等獎。教學革新論文《在應用中激發興趣,在應用中提高寫作水平》,2000年全國行屬院校語文研究會論文一等獎;《網絡條件下應用寫作研究的新課題》,2001年全國金融寫作研究會論文一等獎。
期间先后出书了应用语文教材《应用文写作》、《大學語文》、《中国戏曲文化论》、《中国古典小说鉴赏》‘《实用写作》等一些列教学用书,并开端建设的《大學語文》教学网站。其中,《大學語文》教材被列为校“十五”计划教材,该教材凝聚了我校语文教学革新的结果,出书后受到普遍好评,刊行突破万册。
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组织了全校新生大學語文水平测试,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了学生的语文水平,分析总结了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为指导语文教学的革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供了科学的现实依据。
2003年在全校本科生培養方案修订中,《大學語文》被列为PP电子社会科学类通识课。
期间先后出书了《应用文写作》、《大學語文》、《中国戏曲文化论》、《中国古典小说鉴赏》、《实用写作》等一系列教学用书,并建设《大學語文》教学网站。其中,《大學語文》教材被列为校“十五”计划教材,并获校优秀教材一等奖。该教材凝聚了我校语文教学革新的结果,出书后受到普遍好评,刊行过万册。
經過近20多年的發展,本課程在教學內容和教學要领上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促進了我校學生語言能力和文學鑒賞能力的提高,成爲我校文化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