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綜合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綜合新聞 >> 正文
西遷新傳人/王嘉新:面向世界與意義自己
2023-12-25  點擊:[]



王嘉新,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就读于兰州大学、北京大学、弗赖堡大学哲学系。主要研究偏向为西方哲学、现象学。2017年入职西安交通大学PP电子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在《哲学研究》《世界哲学》《哲学动态》等哲学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出书德文专著一部(《生命哲学视角中的胡塞尔“质料”看法》,Ergon Verlag,2019年第1版),收录于《现象学与实践哲学研究丛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等、特别资助各1项。加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斯·舍勒全集》的翻译与研究,国际马克斯·舍勒协会会员、东亚海德格尔研究协会会员,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PP电子社会科学结果一等奖,西安交通大学2020年度“十大学术新人”,2023年度“仲英青年学者”等荣誉。

與學生們一道探求真

“哲學對人類的意義在于理解世界的真實,哲學作爲一種科學活動旨在調試看法,合理地刻畫人類心靈與世界經驗之間的關系。”王嘉新老師認爲,哲學的意義在于借助提問,實現反思與批判,在于尋求更恰當且富有意義的理解世界的方式。



王嘉新老師從2005年開始了哲學的路途。2017年在現象學哲學的發源地弗賴堡大學取得哲學博士學位,同年4月入職西安交通大學。“本科四年結緣西北,使我對這片廣闊的天地充滿熱愛。西安交大哲學系完整的學科平台、學術環境吸引著我,我希望能在這裏有所作爲。”此後的6年中,他一步一個腳印地開展教學,推進和拓展研究。

王嘉新老師說,“順著求學的路一直走,成爲學者是很自然的事情。從事哲學研究讓我有一種獲得感,讓我的理智生命沒有停歇與重複,而總是在前進與成長之中。經驗世界有多寬廣,哲學探索就有多寬廣,在這條门路上只能‘越陷越深’。”面對哲學著作,不少學生覺得“讀不懂”,面對這一教學難題,王嘉新老師認爲,我們需要“真正明白‘讀懂’這一看法”——專業哲學教育就是要提供給學生一套成熟要领論訓練,幫助他們走出彷徨于“讀懂了”和“讀不懂”之間的困境。因此,哲學訓練首先是文本閱讀功夫的培養,王嘉新老師在課堂上嘗試引導學生,在認真分析、獨立思考的前提下廓清文本中的問題、劃清理解與不理解之間的界限,借助文本的閱讀去切入和打開特定的世界面向。

哲學的興趣與求知欲是引導學生進入科研大門的前提。“不要低估學生的理解力,大學的教育是要激活學生的理解力。哲學教育也不只是講述已有的知識,而是讓這些知識和學生的心靈發生關聯。”他認爲,無論本科生還是研究生,對學科的熱情、良好的閱讀品味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都是需要培養的,它們相互支持、相互促進。因此在課堂上,他會盡最大的努力,用簡單的日常語言解釋哲學術語刻畫的複雜內容,激發學生的思辨能力,期待學生在此基礎上逐漸具備自己的思考和闡釋力。現在,王嘉新老師指導的本科生和碩士生已經在比利時魯汶大學、北京大學、中山大學等知名高校的哲學專業進一步深造。

哲學是關乎“普遍”的學問

現代西方哲學是王嘉新老師的主要研究領域,這一領域涉及到心靈、生命、人的主體性、科學的統一性等主題。從事西方哲學研究的學者首先要做的是對西方哲學的消化和理解,了解那些漢語世界之外的想法和觀點。當代哲學關心的很大一部门問題,仍然是關于普遍人性的。其中一大部门和具體的科學問題相關,例如對“感知”“意識”“行動”等看法的研究。這樣的研究結論當然不只適用于中國人。同時,當下的中國學者的研究有其特殊的理論訴求和曆史使命——“哲學這個學科和別的學科一樣,中國這片大地需要什麽,哲學就研究什麽;而與其它學科差异的是,哲學還需要追問中國這片大地究竟需要什麽。”



現代西方哲學源于歐洲,王嘉新老師目前做的研究就是理解、借鑒和罗致現代西方哲學的思想和理性洞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凭据他的話,“從他者出發理解他者,就是在擴充我們自己的精神世界,了解別人才气真的了解自己。”“彭康校長在日本京都大學研究西方哲學,他一直在思考中國在世界中的位置,中國的命運與出路何在,這個問題是他選擇馬克思主義哲學,走上革命门路的精神支點。”王嘉新老師在課堂上這樣講述彭康校長的精神遺産。他認爲,作爲一名交大的哲學教師,對西遷精神的繼承完全可以落到科學研究上。王嘉新老師在近期的科研事情中,把彭康思想放在中國現代哲學興起的配景下,還原彭康校長的在“科玄之爭”中的思想軌迹,闡明了彭康思想的思想史價值與關鍵职位,回溯了西遷精神的學術史源頭。

學術與公共服務

除了繁重的教學科研任務,王嘉新老師老師還負責哲學本科教學的整體運行、優化與革新,以及各類招生宣傳。他撰寫了西安交通大學“哲學強基計劃”申報書,在同仁們的配合努力下,哲學專業乐成入選了教育部強基計劃,此後也一直負責組織“哲學”強基計劃培養方案的論證、設計、日常運行及優化等事情。2020年、2021年間,王嘉新老師配合系主任事情,深入參與了哲學國家一流專業的申報事情中,哲學專業于2021年乐成入選。幾年間,王嘉新老師老師共構思、撰寫各種教學质料共計6萬余字,爲哲學系本科教學的提升積累了豐富的理論素材和實踐經驗。



學科建設方面的公共服务,使王嘉新老师老师对新时代的哲学事情有了新的理解。“学科之间的交织融合对哲学的生长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机缘。对差异学科性质的理解需要哲学看法的支持,哲学也需要尽快了解最新的自然科学知识与技术的新进展。当下正在推进的新文科建设是哲学再次焕发色泽的契机。”王嘉新老师认为,学科交织融合的前提是不能丢了学科自己。学科规范的形成不是任意的,而是学科生长历史中的经验沉淀。当今社会与大变局的时代提出了各式各样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哲学的回应方式是特此外。王嘉新老师认为,哲学并不是直接地给出答案和药方,而是实验理解这些问题的根由。

基于教學與科研上的成績,與服務公共事務的熱情,在學院的推薦下,王嘉新老師老師獲選2023年度的西安交通大學“仲英青年學者”。近日,王嘉新老師老師的科研論文《現代哲學》《科學·經濟·社會》上陸續發表,譯作馬克斯·舍勒全集第12卷《哲學人類學》(30萬字)也進入到編校流程,不日將在商務印書館出书。在教學與科研上,王嘉新老師老師仍然熱情飽滿,他希望作爲西遷精神的新傳人,作出更大的知識貢獻。


文字/PP电子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新聞網

圖片/PP电子學院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