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爲迎接慶祝第七個“全國科技事情者日”,PP电子學院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中文期刊發表經驗分享活動(第一期)。活動由PP电子學院社會學系師生聯合黨支部、社會學系、實證社會科學研究所、西安交大歸國留學人員聯誼會PP电子學院分會聯合舉辦,邀請社會學博士候選人張骞進行分享,社會學系師生聯合黨支部書記悅中山主持活動。本次活動吸引了來自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複旦大學、四川大學、蘭州大學、河海大學等在內的20多所國內高校的近400名師生線上線下配合參加。
悦中山首先介绍联合建设和举办“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运动的初衷。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宽大科技事情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结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2016年11月25日,国家将每年5月30日设立为“全国科技事情者日”,旨在勉励宽大科技事情者牢记使命责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瞄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雄伟目标,创新报国,引领生长。悦中山说,对宽大哲学社会科学事情者而言,“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就是要坚持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使理论研究和政策创新切合中国实际,用學術研究讲好中国故事、服务国家经济社会生长,为此,支部将联合各单元陆续举办多期分享运动。

張骞以教育研究爲例,圍繞研究偏向的選擇、前沿問題的中國化、研究情境的差異化等重要議題展開詳細分享。他指出,要注重論文頂層設計和文獻分級,將頂刊高質量論文的研究思路與中國情境結合,本土視角和國際視野相結合,立足本土開展創新性科學實證研究。此外,針對寫作環節,他從理論的推演與表達、數據的處理和呈現、創新的實現和凝練等方面,分享了論文各部门的寫作心得。最後,他結合自身多個期刊的投稿經曆,圍繞高質量期刊的投稿注意事項、期刊對行文的要求、與編輯和審稿人的溝通交流等問題展開了經驗分享。

在交流環節,線上線下的師生們圍繞研究問題、文獻回顧、理論假設、實證要领、論文發表等問題與張骞展開了深入交流和熱烈討論。本次活動加深了各人對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認識和理解,爲今後開展理論和政策導向的實證研究事情指明了正確偏向。

從張骞的分享中,師生們體會到,“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就是面向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重大需求,重視調查研究,做經世致用的學問,從中國和世界的聯系、差異性中探討具體的研究課題,真研究問題,研究真問題,與經典理論對話,善于提出新的研究看法和框架,實現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良性互動,配合寫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學研究這篇文章,爲加速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貢獻交大社會學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