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綜合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綜合新聞 >> 正文
舌灿莲花、妙语连珠 西安交大学子辩说赛场迎校庆展风范
2023-04-10  點擊:[]


4月9日,为迎接西安交通大学建校127周年暨迁校67周年,西安交通大学“国运杯”首届辩说赛决赛及校友论坛在丝路大讲堂举办。据悉,本场赛事在中华网直播间、陕西抖音、微博累计70万人寓目,校内社团B站、微博、 skyclass、思源平台合计会见寓目10432人次。


  2e1d146f3671594f28ff8e9a93c88f4


本次比賽到場的領導及嘉賓有陝西國運教育慈善基金會理事長辛曉紅,西安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成進,西安交通大學教育基金會秘書長趙衛濱,西安交通大學都市學院黨委書記張愛萍,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學院黨委書記紀夢然,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學院院長李黎明,西安交通大學教務處副處長楊建科,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學院副院長王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學院黨委副書記王勁,西安交通大學團委副書記石楊根,西安交通大學都市學院團委書記茹靜。

西安交通大學國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工讀書會會長,國際辯論賽知名評委,陝西教學名師韓鵬傑,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所長,“全國高校思政課名師事情室(西安交通大學)負責人陸衛明,西安交大辯論隊首批隊員,三屆隊長‘1996年、1998年全國大專辯論賽冠軍、最佳辯手,1999年國際大專辯論賽冠軍,最佳辯手,20年央視主持人路一鳴(校友);西安交大辯論隊隊員、1998年全國大學生電腦大賽電視辯論賽冠軍、最佳辯手、1999年國際大專辯論賽冠軍、七曜投資創始人譚琦(校友);西安交大辯論隊隊員、中華名校辯論聯盟理事、全國公安與司法教指委副主任、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經濟學院院長、1997年陝西省大學生辯論賽最佳辯手、1998年藍帶杯全國大學生電視辯論賽隊員王瑩(校友)出席本次比賽並擔任評委。

經過猛烈角逐,孫健楠、孫一諾兩位辯手摘得西安交通大學“國運杯”首屆辯論賽決賽“最佳辯手”桂冠。


  cc6e2605a9b07c85c0722cf50326a49


在本場辯論賽中,8位辯手就辯題“接受現實/改變現實更需要勇氣”展開猛烈辯論。正方提出接受現實並不是向現實妥協,更是一種坦然和豁達的態度。反方則討論了改變需要打破思維定勢,面對更大風險。雙方辯手首先明確了“接受”與“改變”的定義,其次討論了“現實”具體的指向與聚焦的客觀狀況

在自由辯論環節,正方提出“接受”是“改變”的前提。反方則提出“認清”不即是“接受”,重要的是“九死而由未悔”的行動。雙方通過對大量的曆史典故與當下熱點問題的討論展開了“唇槍舌戰”,深化了觀衆們對于現實問題的思考。

經過猛烈角逐,孫健楠、孫一諾摘得西安交通大學“國運杯”首屆辯論賽決賽“最佳辯手”桂冠,鄧淇徽榮獲“最佳主席”,李一木、董嘉興、雷冠瑩獲優秀組織獎,郭欣欣等3位同學榮獲優秀辯手獎。


 


評委路一鳴說,幾位辯手的嚴密邏輯展示了交大學子的風采,並對學弟學妹的表現提出了改進意見。


 


“辯論應該抓住‘勇氣’作爲關鍵信息,這是一種很是可貴的品質。”評委陸衛明建議,辯手應結合實際情況切入,有利于對問題進行更深刻思考。


 


評委韓鵬傑老師對本次辯論進行了精彩的總結,首先韓老師提出了精彩的辯論應該基于“鐵立論”與“鐵邏輯”,而有文采的辯詞對于嚴密邏輯更是錦上添花,韓鵬傑老師回憶了路一鳴、譚琦校友的優秀辯詞作爲典例,最後以經典辯詞作爲寄語:“一心情似海,感動天地間”。


  e7b5953b68b3d9c52b9162c7ef776eb


在頒獎典禮結束後,比賽獲勝的正方與校友現場組成的反方進行了即興辯論演出賽。雙方的精彩表現博得了各人的陣陣掌聲,展現了西安交大辯論賽的傳承與活力。


 


在下半場的“雄辯文化論壇”上,主持人西安交大校友雷宇,邀請西安交大知名校友路一鳴、譚琦、暴蕾等嘉賓,以“這個時代,更需要好好說話”爲主題展開了分享。在交流互動環節,現場嘉賓並與西安交通大學思辯學社全體成員和西安交通大學“國運杯”首屆辯論賽隊員們進行了問答式交流。

据了解,西安交通大学首届“国运杯”系列辩说赛由西安交大校友企业家李健、辛晓红伉俪提倡的陕西国运教育慈善基金会捐资支持,西安交大PP电子学院教授韩鹏杰提倡,教育基金会、教务处、PP电子学院主办,9门通识课组成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团队、“国运杯”辩说赛会务组、西安交大PP电子艺术名师事情室、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事情室(西安交通大学)承办。旨在以辩说的方式探索创新型人才培養的新途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践行立德树人目标。此次辩说赛既是通识课程教学革新的展示,也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一次探索与实践。

供稿及照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團隊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