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綜合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綜合新聞 >> 正文
西安交大PP电子學院與興慶宮公園共建校外美育實踐基地
2023-03-27  點擊:[]

一群人站在一起描述已自动生成


杏花疏影,楊柳新晴。3月25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學與興慶宮公園聯合舉行了“走進興慶宮——體驗唐文化沈浸課堂”暨校外美育實踐基地授牌儀式,走進古典園林、領悟大唐文化。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學院院長李黎明、黨委書記紀夢然,教務處副處長楊建科,醫學部黨委副書記陳晨,大明宮保護辦副主任顔可,西安興慶宮公園運營治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田軍,副總經理王陳旭、楊嬌,PP电子學院藝術系黨支部書記苗祥瑞參加此次活動。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學院、醫學部數十名學生參加體驗活動。

唐興慶宮原爲隆慶坊,唐玄宗爲藩王時曾與諸兄弟居住于此。開元二年,唐玄宗以此府邸爲基礎制作離宮。後來,唐玄宗又在此內置朝堂、移仗聽政、號令天下。1955年,爲配合西安交通大學西遷,西安市政府在唐興慶宮西南隅遺址上修建了興慶宮公園,興慶宮南門與西安交通大學北門隔街相望,古典園林和現代學府交映生輝。在興建公園的過程中,西安交通大學師生熱情參與,挖湖渠、培草木,用一筐筐黃土、一株株新苗書寫了無私奉獻、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

授牌儀式上,大明宮保護辦副主任顔可、興慶宮公園園長田軍對西安交大的師生体现熱烈歡迎,並指出,希望此次校企相助能夠推動大學生在文化遺産保護利用與文旅融合方面的作用,著力打造高質量育人實踐平台與基地。同時体现,希望同學們能夠將專業學習與文化傳承相結合,深度體驗璀璨奪目的唐代藝術文化,在藝術中接受熏陶洗禮,在美育中體悟家國情懷。


一群人站在人的照片上写着字描述已自动生成


PP电子學院黨委書記紀夢然体现,西安交通大學與興慶宮公園相助淵源已久,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就配合開展勞動教育,今天新增了美育實踐功效,正是雙方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的積極舉措。美育不僅是在課堂上,更應該走進博物館,走進生活,使同學們學會欣賞美、創造美、分享美,促進全面的人格發展。感謝興慶宮公園爲交大師生提供美育實踐的平台和機會,交大也將發揮教育、人才、科技優勢,與興慶公園等文化單位共謀發展,爲實現文化自信自強貢獻智慧和力量。

隨後,李黎明院長、顔可主任代表雙方配合爲西安交通大學校外美育實踐基地揭牌。



授牌儀式結束後,交大師生跟隨園方事情人員了解興慶宮的曆史沿革與大唐文化。在都市記憶展覽館內,師生了解到公園六十余年的建設發展史。建園初期,國家各種條件很是困難,但廣大群衆熱情高漲,僅用了120天、投資46萬將公園建設一新,這在當時成爲了中外園林史上的奇迹和先例。1959年,在西安召開的全國綠化事情會議上,興慶宮公園收獲了“花錢少、建園快、規劃合理、綠化乐成”的高度贊譽。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園內建築、景觀、設施陸續完成了翻新革新。展館內,一張張老照片喚起了老師們的童年回憶,更新叠代的老門票又引領著學生們穿越了曆史長廊。師生與園方親切交談,都市記憶在歡聲笑語中緩緩流淌。

隨後,師生乘車遊覽了興慶宮園區,與穿行的遊人共享滿園春景,亭台水榭、直欄曲道,好不優美。一行人途徑沈香亭、紅軍林、蝶舞童真兒童樂園、積慶典建築群,來到了唐三彩藝術博物館。作爲唐代藝術的瑰寶,唐三彩的出現、盛行及消失,是王朝由盛至衰的見證,是唐人生活的物化記憶。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文物,讓文官武將、孩童美人從曆史中醒來;胡人與駱駝載著西域的消息,在絲綢之路的往來中讓文化湧流,“馬幫與駝隊日夜兼程,瓷器和絲綢,黃金和琥珀,僧侶與經卷,財富與憧憬,成爲漫漫旅途中堅持的夢想”。現在,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段曆史,更是一種使命,它用宁静互惠將中外相連,串起沿途各地發展繁榮的願景。如今向西而行,羌笛無須怨楊柳,春風吹過玉門關。



通過領略興慶公園的曆史文化,同學們感觸頗深。藝術系研究生朱清波同學談到:“這次參觀打破了我對唐三彩藝術博物館的刻板印象,之後會常來校門口的藝術珍館領略盛唐文化。”哲學系研究生毛樂之講到:“興慶宮公園爲交大學子提供了家門口的美育課堂,在這裏我們不僅可以看到西安都市建設發展的縮影,還可以進行中華文明的回溯。一張張老照片與今時今日的對比,讓我看到中國都市發展的巨大變化;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文物,向我們展示了盛唐氣象。作爲PP电子學子,應以傳承、傳播中華文化爲己任,自覺承擔起文化使者的責任。”

千帆彙海闊,風好正揚帆。西安交通大學與興慶宮公園將配合攜手,在打造文化強國上繪就師生、校園、企業、社會的同心圓,在新征程上科教興國、傳承文化,踔厲奮發、笃行不怠。

文字:PP电子学院 傅佳璇

图片:PP电子学院 傅佳璇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