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綜合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綜合新聞 >> 正文
“墨薮講堂”邀請祁小春教授作《王羲之法帖的秘密》講座
2023-03-13  點擊:[]

2023年3月10日下午,中國書法系主辦的“墨薮講堂”第6期——《王羲之法帖的秘密》專題講座在西安交通大學興慶校區主樓A座如期舉行。本次講座特邀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繪畫系祁小春教授主講。祁老師是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藝術學理論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第四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理論獎一等獎獲得者。包罗50多名本校書法專業師生在內的近百人參加了此次講座,講座由中國書法系主任楊曉萍教授主持。

 

 

講座伊始,祁小春教授介紹了他的研究偏向。其後將王羲之的研究分爲三個部门:其一是將王羲之作爲東晉時期的一個貴族曆史人物進行研究;其二重點討論王羲之的書迹問題,並提出其中存在许多有待深入研究的問題,包罗王羲之書法的真相、書迹的分期、晚年書迹、法帖的形式與內容、書迹的真僞、王羲之作書的意識等;其三是以王羲之爲中心的書法理論研究,王羲之相關書法理論多爲其同時代人或後人對他書法的評價,數量龐大,有待深入整理研究。對此,祁小春教授分別從研究論文、研究劄記、研究心得三方面進行了詳細舉例論證。

在研究論文部门,祁小春教授將文獻學與史學結合,從邏輯與常識上展開論證並提出問題。其以考察《〈蘭亭序〉的“攬”字與六朝士族的避諱》爲例,詳細考證六朝避諱實例,探究了《蘭亭序》“覽”字作“攬”究竟是否爲避諱改字。又以《〈十七帖〉爲何缺“月日名白”》爲例,通過對文體、書式、用語等特征的統計、歸納與對比,同時闡述淵源並展開釋讀,提出了合理見解。

在研究劄記部门,祁小春教授通過大量的圖片、文獻向各人展示了研究過程中發現問題與思路展開的過程,並以具體實例進一步展開說明,如分析尺牍法帖中的錯行、錯字現象,探究尺牍法帖的書寫花样、文字的塗乙勾抹緣由,考證《蘭亭序》爲何“無絲竹管弦之盛”等。

在研究心得部门,祁小春教授指出對于文獻學的運用是其開展研究的基本要领之一,即注重文獻的考訂,以究明事實真相並尋找出內在規律爲終極目的。對一些看似細枝末節問題的考證研究,實際上是對古代真實書寫狀態的還原。

此次講座揭開了王羲之法帖的神秘面紗,不僅爲各人還原了豐富的“王羲之時代”,而且對書法專業學生在研究要领、研究角度上有很大的實際指導意義。講座最後,老師和同學們依然熱情高漲,紛紛提出了自己的困惑,祁小春教授耐心解答,並期待下次更深入的探討。

 

文字/中國書法系張瑜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