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9日,“在國際期刊講好中國故事”PP电子社科研究英文發表學術沙龍活動(第二期)線上舉行。PP电子學院黨委書記紀夢然出席活動,PP电子學院博士研究生任圍、謝金辰爲各人帶來經驗分享,社會學系師生聯合黨支部書記悅中山主持活動。
習近平總書記給南京大學留學歸國青年學者的回信中鼓勵青年學者“在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上爭做楷模”。爲了進一步提高廣大師生在國際期刊闡釋好中國觀點、建構好中國理論、傳播好中國文化的能力,PP电子學院社會學系師生聯合黨支部與西安交大歸國留學人員聯誼會PP电子學院分會再次聯合舉辦“在國際期刊講好中國故事”學術沙龍活動。
任圍以“SSCI的寫作、選刊和投稿之路”爲主題展開分享。她以自己近年來發表的5篇論文爲例,從論文寫作、期刊選擇和回應同行評議三方面詳細分享了寫作與發表的心得。她認爲,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有益于鍛煉學術邏輯能力,也有利于和真正的小同行充实交流。她提倡各人使用中國數據、研究中國問題、推介中國經驗,爲人類知識增長貢獻中國力量;確定投稿期刊時,既可以選擇與論文主題高度相關的參考文獻的來源期刊,又可以根據研究內容選擇某一領域的高水平期刊;回應同行評議時,要與編輯、審稿專家真誠溝通、坦率交流。
谢金辰分享了“PP电子社科类英文文章的写作与投稿经验”,从研究选题、前期准备、撰写重点难点与投稿经验四个方面展开。他总结出了论文写作与投稿的3R原则(Right Format,Right Audience,Right Journal),建议各人借助多种制图软件增强研究结果的可视化泛起效果,介绍了一些语言表达与凝练结论的技巧。他说,投稿时,要认真撰写投稿信,合理推荐审稿人,保持与编辑部的动态相同。他特别强调论文写作要保持正确的政治立场。
賀力、郭小弦、楊張博、郝明松、李曉光、陳滔等與會青年老師參與分享,結合自身經驗與參會師生進行了充实溝通和討論。

纪梦然对本次学术沙龙运动给予了高度肯定。她强调,學術研究要坚持文化自信,坚持“四个面向”,特别要坚持學術研究的政治底线,向国际学术界孝敬创新性的研究结果与中国声音。她勉励各人在科研中注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织融合,从校内和校外两个维度增强跨学科、跨单元的学术交流相助,推进人类生长和科学进步。纪梦然嘱托宽大师生要心系国家与学校生长,将自己的學術研究与国家的重大需求和学校学科生长需求相结合,通过做大做强“存量”、努力开拓“增量”推动学科和专业生长,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有近百名研究生與青年教師參與本次活動。多名參會研究生体现,本次活動對提升他們在國際期刊發表高水平論文、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和信心很有幫助。
圖文:社會學師生聯合黨支部
校留聯會PP电子學院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