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綜合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綜合新聞 >> 正文
PP电子學院碩士生獲“未來科幻大師獎”
2022-07-04  點擊:[]


近日,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终审获奖作品名单宣布。我院中文系2021级硕士生牛煜琛的作品《至爱西比尔》,以综合评分84.09的结果位列第四名,荣获三等奖(奖金10000元)。这既是PP电子学子在课余实践探索中取得的骄人结果,也是我院研究生人才培養的突出结果。



“未來科幻大師獎”創辦于2012年,是國內目前中短篇投稿數量最多的原創科幻征文獎項。該獎項旨在發掘與培養科幻新人創作者。在過去十年中,曆屆獲獎作家構成了國內青年科幻作家的中堅力量。同時該獎項也成爲挖掘與培育新星作者的主要渠道,以及新老作者相互交流的重要橋梁。

第十屆“未來科幻大師獎”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普部、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成都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指導,成都市互聯網文化協會、重慶出书集團、賽凡科幻空間主辦。本次比賽共征集到有效中短篇作品919篇,近1200萬字,經過初審、複審、終審、公示等環節,最終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入圍獎8名。稿件內容包罗未來都市、宇宙航空、未來科技等主題,投稿作者遍布全國25省(直轄市、自治區),參選作品數量亦創下曆屆新高。



獲獎者牛煜琛爲西安交通大學新聞傳播學2021級碩士研究生,師從王瑤副教授,碩士階段研究課題爲“媒介融合”視角下的當代日本科幻文化。本科階段曾獲得國家獎學金、連續兩年一等學業獎學金等榮譽表彰。有評論文章見于《文藝報》《香港文學》等刊。在科幻創作方面,曾獲得第七屆“朝菌杯”重慶地區高校聯合科幻征文二等獎,第十屆北京科幻創作創意大賽暨光年獎“校園之星”優秀獎,第二屆全國大學生網絡小說大賽三等獎。本次獲獎的作品《至愛西比爾》,講述的是在人類通過基因技術开端實現“長生”夢的時代裏,一對平凡的情侶配合面對生命衰老與消亡,在命運面前爲相互做出抉擇的故事。。

牛煜琛同學認爲,創作是文學的起點,也是文學研究的有益嘗試和须要實踐:“在作爲文學的研究者之前,我首先是文學的受衆,是讀者和欣賞者,而文學作品總是在讀者那裏才得以完成。因此,一位文學研究者同樣也應具有創作者的素質和責任。在有關文學的修行中,寫作往往是一塊用于問路的石頭,通過文學創作,我們得以找到進入文學、進入問題的新路徑,也得以于汗漫前路不時聽見杳杳回響。此外,我們正處于一個‘淺深聚散,萬取一收’的時代,而科幻則是一種與其極爲呼應的文學,雖然我的創作經驗還十分有限,但我相信,在信息碎片構築的洪流之上,科幻將爲未來的文學帶去新的自由。”

牛煜琛的研究生导师王瑶副教授,现为西安交通大学中文系主任,文学与影视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科幻文学专委会委员,主要从事科幻文学与文化研究,以笔名“夏笳”从事科幻文学创作多年。近年来指导多名本科生与研究生对科幻文学、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纪录片等新兴文艺现象展开研究,并开设了“科幻与想象力”“创意写作”“影视创作”等多门本研课程。王瑶认为,新时代召唤具有跨学科素养的人才,PP电子教育应向其学科传统之外的文学与文化现象保持开放,勉励种种跨越边疆的实践,不停探索“新文科”建设与人才培養的偏向。

PP电子学院重视人才培養事情,致力于营造浓厚的学术气氛与良好的学习民风;勉励学生进行学科交织探索、加入科技竞赛和创新赛事,勉励学生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不停挑战、不停突破;积极践行学校“文理相融、交织融合”的培养目标;缔造性培养学生开拓创新、力求上进的优良品质;力争以“四个全面”为指针,为国家输送全面生长的创新性人才。

中文系供稿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