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綜合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綜合新聞 >> 正文
“跨學科視野下鑄牢中華民族配合體意識”系列學術講座在西安交大開幕
2022-06-09  點擊:[]

 

6月8日下午,在西安交通大學主樓E座703會議室,“跨學科視野下鑄牢中華民族配合體意識”系列學術講座拉開序幕,向學校第十三次黨代會獻禮。首場講座題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特質”,主講人是全國高校思政課名師事情室(西安交通大學)負責人、西安交大馬克思主義學院陸衛明教授。講座由研究中心副主任、PP电子學院副院長王偉教授主持。


微信图片_202206081805073


陸衛明教授從四個層面展開本次講座,首先分析文化精神的意旨,區分了文化精神與民族精神,並針對文化精神展開學術討論。在梳理評述關于中華文化精神的若幹差异觀點後,在與西方文化進行對比的基礎上,將中華文化精神的基本特質總結爲以人爲本、崇德重義、持中貴和、實踐理性四個方面,並一一展開闡述。最後,聯系當代實際,通過差异國家和企業對中華文化的運用與突出成效,指出了中華文化精神的現代價值。在討論環節,與會學者就禅宗、家族本位與人本思想、參照西方反思中華文化、中西方理性精神的差異等問題進行了交流。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只有明確了中華文化精神的基本特質、理解了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才气夠更深刻地理解中華民族,也才气更堅定我們的文化自信。陸衛明教授的講座爲中華民族精神提供了中華文化精神的事實基礎,有深度、有高度、有故事、有意蘊,令聽衆意猶未盡。


DSC_5127


講座結束後,西安市民委副主任王勝和處長王根民與陸衛明教授進一步深入討論,体现參加講座受益匪淺,並提出要讓陝西省、西安市負責民族事情的人員都來學習,提高理論和思想認識,真正爲高質量的民族事情做實事。二級巡視員海西安極爲贊賞西安交大在鑄牢中華民族配合體意識方面的特色和亮點,指出高水平的系列講座和相關課程在陝西省甚至全國都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把鑄牢中華民族配合體意識落到了實處。


微信图片_202206081805075 微信图片_202206081805076


基地副主任王偉說,“學術講座是研究中心的常規性學術活動,爲進一步加強高校與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大衆的溝通,在促進各民族的交往交流融会、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進程中貢獻高校的力量,從今天開始接纳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面向校內外開放,以系列學術講座鑄牢中華民族配合體意識。開放的系列學術講座获得了國家民委、省市民委領導,以及我校黨委統戰部、社會科學處和學生處的充实肯定與支持。研究中心有責任、有義務心懷‘國之大者’,回覆時代之問、回應時代關切,做出我們的特色,切實鑄牢中華民族配合體意識。”


DSC_5152


西安交通大學鑄牢中華民族配合體意識研究中心是國家民委中華民族配合體研究基地,也是陝西省鑄牢中華民族配合體意識研究基地,依托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立足哲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社會學、心理學、文學、藝術、公共治理、生命科學、人工智能、大數據、數學等差异學科,進行多學科視野下各民族交往敘事與鑄牢中華民族配合體意識的路徑研究。基地現有專職研究人員12名,兼職研究人員10名,博士、碩士研究生助理30名,配合推動鑄牢中華民族配合體意識研究,爲構建中國特色民族研究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提供智力支持。

文字:西安交通大學鑄牢中華民族配合體意識研究中心

圖片:西安交通大學鑄牢中華民族配合體意識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