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交通大学课程思政建设教学结果汇报音乐会暨音樂教育中心第20屆實踐課結課音樂會,在西安交大兴庆校区教二1400丝路大讲堂举行。西安交通大学统党委常委、战部部长张定红部长、PP电子学院党委书记许佳辉、教务处副处长杨建科教授与同学们一起寓目了演出。
此次音樂會是音樂中心實踐課程《鋼琴演奏藝術演出》《音樂律動與實體表達》《聲樂藝術演出》《管樂合奏訓練》《音樂劇實踐體驗》的結課彙報演出。演出曲目均選自建國後優秀的中國音樂作品,有歡快精彩的《百鳥朝鳳》《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幹》、有浪漫熱烈的《山丹丹花開紅豔豔》《蘭花花》、有柔情似水的《茉莉花》《枉凝眉》、還有驚濤駭浪的《黃河船夫曲》和充滿時代節奏感的《杯子》律動。參演人員是音樂教育中心的老師和交大學子,他們中有來自质料學院的博士、有來自醫學部和人工智能學院的大一新生、有來自外語學院即將畢業的大四學生……音樂會還邀請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來自西安交通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的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智能網絡與網絡宁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管曉宏教授參加演出。
音樂中心主任方小笛爲音樂會致辭:“建設優質音樂課程,助力大學人才藝術素養培養是音樂教育中心以錢學森大成智慧理念爲引導,通過對通識類音樂課程自身的深度挖掘與交织學科的廣泛聯系,建構與課程教育,音樂實踐,教材延伸,課題研究4位一體的PP电子音樂教育課程體系,激發學生的形象思維,情感思維和批判思維,從而推動實現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隨即音樂中心老師上台與觀衆見面並做了簡短的交流。

中國科學院院士管曉宏院士管院士是音樂的愛好者,也一直著力于藝術與科學的融合,在與文茹老師合奏完一曲《我的祖國》之後。他說:“西安交大近十年來一直在推進藝術與科學交彙的課題研究與结果普及,目前不光有面對普通民衆和大學生的版本,還有針對中學生和小學生的。此項研究收到了中國科協、陝西省科協的全力支持。藝術與科學的交彙最早由錢學森學長倡導與推動,我們一定要把他的期望落到實處,把五育並舉落到實處,爲我們學校在雙一流建設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PP电子學院21級博士研究生、來自西安音樂學院管弦系副主任、副教授、中提琴演奏家王恪居不光爲各人帶來弦樂四重奏《鴻雁》,還爲現場的觀衆贈送了他錄制的中提琴專輯。他說:“十多年前,在管曉宏院士主持下,由西安交大和西安音樂學院配合協作,在全國推廣藝術與科學的交彙的研究结果,取得了很是良好的社會反應。我相信,這種多學科的交织和實踐活動在未來會爲全社會帶來更大的结果。而我也願意送上自己的一己之力,推動美育在全社會的普及。”

西安交大音樂教育中心始終承袭推進課程思政在公共藝術教學中的實踐與運用,讓學生在學習和演奏的過程中,通過真情傾聽時代發展的铿锵足音,生動讴歌革新創新的火熱實踐,不斷加深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使廣大學生在音樂中凝心聚力、升華情感,在紅色經典旋律裏感受中國自信,以此達到“以美啓德”、“以美育德”的教育效果。
此次音樂會就是對此前課程思政的结果彙報與階段性總結,未來會繼續不斷深入的推進此類教學革新與實踐。

供稿:音樂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