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綜合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綜合新聞 >> 正文

“鴻鹄一再高舉,天地睹方圓”

——交大學子辯“李子柒式的文化輸出”“遊戲中的曆史人物”

 

2022-05-26  點擊:[]

 

“李子柒”式的文化輸出有利于還是倒霉于世界看到真正的中國?遊戲創作加入曆史人物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這兩個備受社會關注的話題在昨晚的西安交通大學以辯論賽的形式获得了猛烈的討論。

5月25日晚,西安交通大學首屆“國運杯”辯論賽暨《中國傳統文化》第一屆課程辯論賽,在西安交通大學絲路大講堂舉行。該比賽作爲西安交通大學首屆“國運杯”系列辯論賽之一,是一場思維創新的課堂探索與實踐,旨在提升西安交大學子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和應變水平。這場辯論賽獲得了很高的社會關注度,在中華網的直播平台,共計78.3萬人次觀看了比賽並有7325條評論參與了討論。

“国运杯”系列辩说赛由西安交大校友企业家李健、辛晓红伉俪提倡的陕西国运教育慈善基金会捐资支持,西安交通大学PP电子学院韩鹏杰教授提倡,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教务处及PP电子学院主办,通识焦点课《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团队、“国运杯”辩说赛会务组、西安交通大学PP电子艺术名师事情室、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事情室(西安交通大学)承办。旨在以辩说的方式探索创新型人才培養的新途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践行立德树人目标。此次辩说赛既是通识课程教学革新的展示,也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一次探索与实践。

比賽開始前,課程負責人李娟老師爲各人介紹《中國傳統文化》課程。“中國傳統文化”課建課于1997年,是一門荟萃了哲學、文學、藝術、史學、兵學等多學科的綜合性課程。在教學團隊的配合努力下,課程先後被評爲首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省級精品課程”等,課程組被評爲“省級優秀教學團隊”。課程目前已登錄愛課程、智慧樹、學堂在線國內國際版、美國Cousera等國內外MOOC平台,總選課人數累計約100萬人次,在“東西部聯盟智慧樹”被評爲“最受學生歡迎的十大課程之一”。同時課程入選中宣部“學習強國”、人民日報-“人民號”、中央電視台-“央視頻號”等平台。課程接纳了翻轉課、實踐活動、小組彙報展示、辯論賽等多元化教學方式,線上線下結合,取得了良好效果。




第一場辯論賽中,8位同學就辯題“‘李子柒’式的文化輸出有利于/倒霉于世界看到真正的中國”展開猛烈辯論。雙方就中國印象、資本介入、李子柒視頻中中國傳統文化的物質載體展開深入思考辯論,開拓了在場同學對于文化傳播的思考。



第二場辯論賽中,8位同學就辯題“遊戲創作加入曆史人物利大于弊/弊大于利”展開猛烈辯論,在演繹的史實性、精神的內核等問題上展開深入交鋒。



陳靈評委、陸衛明評委、辛曉紅女士、韓鵬傑教授對辯論賽點評總結。陳靈評委與陸衛明評委就辯論環節與論點輸出展開點評,高度贊揚了同學們的思辯精神和文學素養。



辛晓红女士借用韩鹏杰教授的话——“辩说的胜利,其实是念书的胜利”肯定了同学们的知识储蓄和阅读面之广。韩鹏杰教授则分享了对于“国运杯”九次角逐顺利举行的感想,他指出“天时、地利、人和”,高度肯定了老师、同学们的支付。并以“鴻鹄一再高舉,天地睹方圓”给予了辩手们高度评价,激励同学们今后多读文化经典,进而勤于思辨、勇于实践。

當天莅臨現場的嘉賓還有西安交通大學校PP电子學院黨委書記許佳輝、西安交通大學教務處副處長楊建科、西安交通大學宣傳部副部長紀夢然、西安交通大學校基金會秘書長趙衛濱、西安交通大學校PP电子學院黨委副書記王勁副教授,《中國傳統文化》課程團隊的李紅副教授、鄧妙子老師以及“國運杯”辯論賽項目團隊《中國文化與文學精粹》課程負責人劉彥彥教授、《音樂、哲學與科學思維》課程負責人曹耿獻副教授。



第一場正方四辯薛著勳與反方二辯彭佳琦、第二場正方四辯曹文博、反方三辯劉傑睿獲得最佳辯手,何栎雯、古吉泰、曹文博、劉傑睿同學將代表“中國傳統文化”課程繼續在“國運杯”複賽中展示她們的風采。



本次直播使用西安交通大學陝西省天地網技術重點實驗室鄭慶華團隊自主研發的SkyClass直播平台和絲路新影事情室bilibili雙平台直播辯論賽,保障賽事直播穩定可靠。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