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在西安交通大學的教二1400絲路大講堂,通識焦点課《音樂、哲學與科學思維》的校內外公開課正在進行,這是該課程第四屆辯論賽現場,也是西安交通大學首屆“國運杯”系列辯論賽之一。
这是一次通识焦点课程的教学革新的现场实战,也是一场学科交织、跨界融合、创新思维体验与启迪的探索实践。本次辩说赛直播使用我校陕西省天地网技术重点实验室郑庆华团队自主研发的SkyClass直播平台和B站平台双平台直播辩说赛,保障赛事稳定可靠。课程开始前,同学们在座上静候,满怀期待 ;辩手们在台下准备,意气风发;网友们在线上寓目,亟待开场。

本次直播公開課,共進行了兩場辯論賽,這些學生來自差异的專業和學院,他們圍繞“藝術”這個中心展開辯論。第一場辯論賽的辯題是“藝術有/無雅俗之分”,8位辯手古今中外、旁征博引,從古代名曲“廣陵散”到西方古典作品“月光奏鳴曲”,從王羲之的“蘭亭序”到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辯論現場思想交鋒猛烈,妙語連珠言辭犀利。第二場辯論賽的辯題是“技術正在拯救/毀滅藝術”,辯論隊員們圍繞“技術與藝術”、“拯救與毀滅”展開辯論,從靈感思維到AI技術,從梵高畫作、作曲家創作到機器繪畫與算法音樂,甚至延伸至市場經濟,正反方各執己見,敏銳思考,奮力以辯。來自電氣與信息專業大一學生趙紹宇同學擔任本次辯論賽主席。

本次课程辩说赛邀请到了PP电子学院韩鹏杰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陆卫明教授、繼續教育学院副院长陈灵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源助理教授担任本次辩说赛评委。四位评委都对这两场辩说赛进行了点评。对同学们提出了表彰的同时也指出了努力的偏向。韩鹏杰教授勉励同学们要锻炼思辨能力,在大学期间勇敢的加入一次辩说赛一定有纷歧样会的收获,也不负大学的多彩生活,致辞的最后韩教授现场推荐给同学们提高辩说素质的书籍与文章,也激励同学们一定要多阅读、多思考、多思辩并应用于实践,才气真正生长为新时代的乐成接班人。陈灵副院长也在点评前充实肯定了《音乐、哲学与科学思维》课程这几年的教学创新与革新,他也一直很是关注该课程的课改,认为辩说赛纳入教学是对学生思辨、创新能力培养的很是有效的实践,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做法,这样的教学革新探索应该在全国高校通识课教学处于领先职位,要坚持也要推广。


最後,孫健楠、秦菱、倪昱晨、趙紫月四位同學以其辯論場上精彩的表現被當選爲“最佳辯手”,將代表《音樂、哲學與科學思維》課程參加西安交通大學首屆“國運杯”辯論賽的複賽。PP电子學院劉彥彥教授、李娟教授做爲嘉賓也莅臨現場觀看了本場比賽。

“国运杯”系列辩说赛由校友企业家李健、辛晓红伉俪提倡的陕西国运教育慈善基金会捐资支持,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牵头,PP电子学院韩鹏杰教授提倡,教务处及PP电子学院主办。希望传承交大辩说赛的优秀传统,将 “国运杯”辩说赛做成学校的PP电子品牌,充实发挥辩说赛对创新人才培養的作用,恰如其分融入课程思政,践行“立德树人”育人目标。
《音樂、哲學與科學思維》課程由PP电子學院曹耿獻、方小笛、劉俊峰老師,能動學院吳偉烽老師和醫學部陳陽靜醫生配合開設。首次創造性地將音樂、中西哲學、科學思維進行交织融彙,旨在通過跨界思維的體驗、訓練等模式開展教育教學革新,進行大學生創新思維的啓迪與熏陶。迄今爲止課程已開設4輪次,接纳了團隊專題講授、博士進課堂、課程音樂會、辯論賽、小組分享討論等多元化教學方式,線上線下結合,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廣泛歡迎。
供稿人:曹耿献 王寅亮
圖片提供:榮軍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