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綜合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綜合新聞 >> 正文
“博大境界中的民族神韻”——記PP电子學院通識類焦点課《交響音樂賞析》全國直播見面課
2021-11-06  點擊:[]


11月5日晚上7點,西安交通大學通識焦点課《交響音樂賞析》全國直播見面課在交大主樓C座405教室舉行。課程接纳全國直播互動見面課的模式,由西安交大PP电子學院音樂教育中心文茹老師主講。這次課程融入了課程思政元素與以美育人的教學理念,提升了學生對美的認識與理解,實現以美引善的目的,讓學生能夠知美、尚美。



課程通過二胡協奏曲《長城隨想》創作的一段令人難忘的特殊情緣引入課程內容,以作品創作題材——“長城”爲切入點,向同學們詳細的講述了“長城”這個極具中國思維的意向性元素主題在這部作品中的具體運用。文老師強調:二胡作爲傳統且有著悠久曆史的民族樂器,和“長城”這一主題完美結合,越发凸顯了創作的主旨,賦予了作品更深厚的音樂情感和藝術價值。同時,二胡的演奏需要別具一格的方式,演奏者不僅要擁有良好的技巧、高明的技藝,還要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家國情懷。這部作品的深刻內涵也引導著學生越发深入的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這次課程的教學和互動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從中國當代特色交響音樂作品中體味中國心、中國情、中國味的一次有益嘗試。

在作品鑒賞環節,文茹老師還邀請了我校電氣專業大一的同學王子暢爲各人現場作二胡演奏展示,讓同學們零距離的感受二胡這件中國傳統樂器的音色與豐富的演奏技巧。除了演奏二胡協奏曲《長城隨想》音樂主題之外,王同學還現場演奏了二胡經典作品《賽馬》《蘭花花敘事曲》《風居住的街道》等作品的片段,多角度展示了這件樂器的獨特魅力,課堂上同學們的熱烈掌聲不斷響起。


 


文茹老師還給各人強調了這部作品的創作特點:“雅俗共賞”的音樂語言。並指出雅、俗本來只是音樂的兩種風格,兩種品味,而不是权衡藝術崎岖優劣的標准。一味地崇雅和一味地趨俗,最後一定導致藝術極端化的發展。雅俗共賞,才是應該提倡的一個重要藝術原則。二胡藝術之所以一直深受廣大群衆的喜愛,主要在于它能通俗而深刻地反映大衆地思想情感,既保持了傳統“俗”音樂的貌,又有“雅”音樂的審美追求,俗、雅音樂在二胡藝術中走向合流。

課程最後文茹老師在總結中說:“《長城隨想》這部作品表現了中華民族永恒不滅的精神與靈魂,同時,將中國傳統樂器的表現性能和潛力的開發提高到了一個新的藝術境界。《長城隨想》所體現的“史詩性”和“交響性”都比較成熟,無論從二胡發展的角度或民族樂隊的發展來看,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是我國民樂創作的裏程碑,也是我國民族管弦樂的珍貴遺産。”

課程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結束。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