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引導研究生培養正確的自我認知、良好的情緒調控和社會適應能力,樹立心理康健理念,PP电子學院于5月18-25日期間,組織各新生班級開展豐富多樣的心理康健活動,並聯合生命學院、化工學院、人居學院、電氣學院舉辦心理康健知識講座,邀請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闫瓊爲研究生解答學習與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問題,300余位同學參加此次講座。
系列一:珍愛生命,關愛自己
5月25日晚,碩0114班在涵英樓5-4006舉辦了以“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爲主題的心理康健教育活動。5月25日是全國大學生心理康健日,提醒大學生“珍愛生命,關愛自己”。本次活動通過“心靈樹洞”、“幸福過濾器”、“左手自畫像”三個環節,以及匿名寫下煩惱、畫自畫像、交流分享的方式進行自我探索,讓同學們更進一步的了解自己、接納自己、關愛自己。


系列二:轉變慣性思維

5月24日,硕0115班于涵英楼5-4003举办了以“转变惯性思维”为主题的心理康健教育运动,此次运动旨在通过游戏启发同学们对于惯性思维的认知,并通过转换思维方式来资助减轻压力。本次运动共有三道快速解答题,每题两分钟时间作答,目的是让同学们在短时间内面对问题,从而能凭据惯性作出回覆,最准确地看到自己的惯性思维方式。游戏结束后,同学们就三道游戏题展开了有趣的讨论,反思自己的刻板印象和思维惯性。心理委员对讨论的内容和运动的目的及意义做了总结。
系列三:請別爲我擔心
5月20日,碩0116班在涵英樓社會事情與社會治理綜合實訓室舉辦了以“親愛的世界,請別爲我擔心”爲主題的心理康健教育活動。通過欣賞繪本《世界別爲我擔心》,以分享交流的形式,就同學們目前擔心的事件進行外化並討論,幫助同學們釋放壓力,排解在學業、事情和情感上的焦慮情緒。

系列四:學習情緒疏導
以加強學生心理康健教育,了解心理疏導途徑與要领爲目的,S0117班在心理委員的帶領下于5月24日下午到達興慶校區心理康健教育與咨詢中心,開展心理康健月教育活動。咨詢中心的老師帶領各人參觀了心理調解室、沙盤室、宣泄室、放松室,同學們積極體驗了沙盤、宣泄小人、推拿椅等項目,並在老師的專業指導下,完成了一系列心理測評。


系列五:認知自我,樂觀生活
2021年5月18日,博2050班在涵英樓5-4006舉辦了以“認知自我,樂觀生活”爲主題的心理康健教育活動,此次活動圍繞自我進行探索,層層遞進,協助同學們更好的了解和接納自己,並積極的面對生活。此次活動通過“探索心靈,發現自己”,“鏡中你我,認識自己”,“相随同行,接納自己”三個環節,幫助同學們從內心深處了解自己。


系列六:如何正確應對壓力
5月19日下午,博1959班在涵英樓4003會議室舉辦了以“如何正確應對壓力?”爲主題的線下心理康健月系列活動。首先,心理委員向各人展示一張測試圖進行心理壓力的小測試,然後,根據各人的測試分享,具體從什麽是壓力、如何緩解壓力、壓力治理的要领三個方面展開討論,使同學們明白做好壓力治理,保持康健心理的重要性。

系列七:放飛心靈,擁抱自我”
爲迎接“5.25”全國大學生心理康健日,5月18日下午,碩9105班在5-4001教室開展了“放飛心靈,擁抱自我”的心理康健活動,由心理委員邢宇昕主持。活動主要包罗觀看主題紀錄片《尋找自我意識》,分享觀看心得和趣味小遊戲三個部门,同學們分享自己的問題和煩惱並相互幫助。

碩9106班開展了“我愛我,從心開始”爲主題的班會。心理委員劉黎敏主持了這次班會。會議首先探討了康健的定義,圍繞最近的熱點新聞,同學們發表自己對心理康健定義的看法,然後心理委員向各人推薦了一些如心靈捕手等有關心理康健方面的電影,最後,心理委員對各人之後的研究生生活提出了一些展望。

硕9108班以 “书信心灵的港湾”为主题,为同学们搭建相同相助的桥梁。此次运动内容主要是同学们写匿名信,收齐后再随机发放信件。心理康健运动虽然是通过书信的方式举行,但是书信展现形式纷歧。艺术系的同学们通过诗、散文、绘画和制作海报来转达心意。同学们满满的诚意让运动多姿多彩了起来。

此外,學院還聯合其他學院邀請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闫瓊老師,在涵英樓-2W201開展以“研究生身份轉化過程中的心理調適”爲主題的心理講座,闫瓊老師從研究生對理想和現實的生活差距著手,帶領學生進行角色認知,認識到“我是誰”,並針對研究生角色認知過程中出現的角色沖突,角色模糊,角色負荷等問題進行分析,提出自我認知的要领及多種調節心理壓力與修正認知觀念的小要领。

本次系列心理康健主題活動對如何提升自我抗壓能力,以積極康健的心態面對困難和挫折具有很好的啓示作用,讓同學們意識到了心理康健的重要性,並鼓勵同學們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保持積極向上、陽光樂觀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