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更好地學習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關于文化建設的精神,11月5日,PP电子學院工會組織赴銅川進行紅色革命傳統文化教育學習活動,對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薛家寨、陳爐鎮進行了學習考察。本次活動由院工會範高社主席帶隊,院工會委員李景平教授策劃組織,學院工會委員、工會小組長、工會積極分子等11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參觀學習的第一站是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陝甘邊照金革命根據地是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勳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在1932年創建的我國西北地區第一個山區革命根據地。紀念館以傳播馬列建设黨團、創建陝甘紅軍開展武裝鬥爭、英勇奮戰包圍蘇區、微微豐碑高山仰止等七個主題講述了當年革命先輩從思想覺悟到受壓迫,到武裝反抗,到勢力不斷擴大根據地不斷鞏固,最終取得勝利的艱難曆程。館內陳列的圖片、革命曆史資料、步槍、麻辮手榴彈、刀具以及生活用品等真實的再現了當年紅軍戰士、遊擊隊員艱苦卓絕的戰鬥和革命生活,正是在腳下的這片土地上,革命前輩們不畏艱難,抛頭顱,灑熱血,讓各人無限敬佩。

參觀學習的第二站是薛家寨革命舊址。這裏是當年照金革命根據地的總指揮部,在5個天然形成的岩洞中分別設立了軍醫院、修械廠、被服廠、倉庫等後勤單位,建了寨樓、堞牆、戰壕、哨卡、碉堡、吊橋等。爲照金革命根據地提供了重要的後勤服務支持。參觀當天恰逢雨霧天氣,不能登上山參觀紅軍當年生活、戰鬥過的寨子讓人遺憾。

參觀學習的最後一站是陳爐古鎮。各人走進鎮子親身感受到陳爐古鎮的千年文化。陳爐鎮制瓷已有1400年的曆史,是宋元以後著名的古耀州窯延續生産的唯一窯場。千百年來,陳爐鎮瓷業興盛,爐火不熄,這在中國陶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堪稱“東方古陶生産的活化石”,有“東方陶瓷古鎮”之譽,是陝西省命名的文化藝術之鄉中唯一的陶瓷之鄉。陳爐,與其說是鎮,不如說是村莊。陳爐處于山從中的一塊盆地,一路上小路時而彎曲,時而陡峭,衡宇建在崎岖不平的土地上,顯得錯落有致,似乎是迷津一般。隨處可見的罐罐壘牆,故瓷殘片鋪成的“罐罐小路”,千百年類遺存下來的古窯場以及院牆上煙囪上隨處擺設的瓷器使得古鎮特有的陶瓷文化氣息撲面而來,就連偶遇的幾個村民也十分古樸純真,似乎時光倒轉,回到唐宋盛景。
此次學習考察是一次令人難忘的收獲之旅。在下山的路上,汽車行駛在能見度不到5米的山路上。各人在緊張之余不禁爲先人們感歎,正是在這美麗又艱苦的環境中,先人們用辛勤的汗水、智慧和勇敢創造了奇迹,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揚這樣優秀的傳統文化和革命精神,以先人爲榜樣,克服困難,在各自的事情崗位上,積極進取,頑強拼搏,繼往開來,創先爭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