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7月13日那個令人震撼的不眠之夜,中國曆經八年申奧,終于夢圓莫斯科。2008年8月8日,北京將成爲全球矚目的亮點。奧運聖火的熊熊燃燒,使“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雄健腳步牽引住全世界的目光。能幸運地成爲一名奧運火炬手是無數人夢寐以求的,而在我校,卻有一位康健陽光的青年同爲兩屆奧運會的火炬手,他就是PP电子學院在讀研究生王鵬。
初見王鵬,一身運動裝,肩負有“北京2008”字樣的紅色背包,白楊樹一樣修長挺拔的身材,周身洋溢著體育愛好者特有的精幹、簡潔和迅捷。微帶卷曲的黑發,一笑之間露出的滿口白牙,似乎是一個憨憨的鄰家大男孩,但隨著談話的深入,你能感覺到他是一個內心比外表成熟的人,這與曆練有關。
2008年3月,曆經“西安交通大學—碑林區體育局—西安市體育局—陝西省體育局—中國奧委會”五級八個月的審核,王鵬終于簽署了《北京2008年奧運會奧林匹克火炬接力火炬手承諾函》,正式成爲第29屆奧運會火炬手,7月4日他將在自己的家鄉西安傳遞奧運聖火。回憶起四年前在北京傳遞雅典奧運聖火的情景,王鵬依然那麽激動、興奮,似乎那一幕就發生在昨天。

脫穎而出
2004年3月6日,雅典奧運會陝西火炬手選拔事情正在緊張進行。王鵬起初只是抱著重在參與的心態出現在參賽選手中。在沒做任何准備活動的情況下,他的俯臥撐、立定跳遠、摸高、4×10往返跑都獲得了滿分,在報名的1028人中順利進入前102強,這讓在場的人們頗感意外,也讓王鵬樹立了必勝的信心。
3月14日筆試之前,王鵬像一塊海綿,搜集吸收一切與奧運相關的知識。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二天的報紙登出進入最後一輪20位選手的名單,王鵬名位其中!
3月21日阳辉煌煌光耀,参赛选手个个精神丰满,拿出自己的看家本事,接受7位评委的面试考核。堪称“杀手锏”的才艺展收魔术、舞蹈、朗诵……节目类型有14种之多。综合面试考的是选手的语言表达、英语口语和形体、体育素质等。王鹏第三位进场,他虽不是专业运发动,却拿出了15枚金牌作为体育考核的答案,这让评委们眼前一亮。其时王鹏的愿望是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力争进入前三名。四个小时的整体面试结束后,评委开始宣布结果,激感人心的时刻终于来临。当评委高声宣布王鹏成为奥运火炬手时,他不停地问自己:“这是真的吗?这是真的吗?”是的,这是真的,脫穎而出的王鹏将与选拔出的两名助威团成员一起,赴北京加入火炬通报运动。
燃燒激情
2004年6月6日王鹏一行5人抵京,越日与所有火炬手、护跑手一起,踏上居庸关长城“放飞希望”。每位火炬手都写下自己的心愿,随漂亮的鹞子放飞在长城内外的蓝天白云间。随后,加入圣火通报的所有火炬手、护跑手接受了培训。聚会会议结束后在回酒店的车上,刚刚还忙着相互签名、照相的148名火炬手,这时都平静下来,车内没有一小我私家说话,各人都在思考着,陶醉在明天将要见证历史的憧憬中。王鹏感应自己心跳加速,责任重大。自己所要跑出的400米,肩负着三秦父老的重托;自己身上代表着家乡人的风范, “一定要潇洒地跑一回,跑出中国人的精气神来,跑出今世大学生的风范!”他默默地对自己说。
6月9日上午8點,火炬手們分批乘車前往各自的集結點,王鵬被部署在第三集結點——故宮北門。在6個集結點中,第3集結點的火炬手是最多的,姜昆、吳甲丁、高殿民、陳佩斯、李玲蔚等都在其中。在故宮北門稍事休息後,32位火炬手乘上3號投放車前往各自的交接點。此時的王鵬激動、期待、興奮、喜悅……多種情感交織在一起。車緩緩向前行駛,離157號燈杆越來越近,13點18分王鵬走下投放車,期待火炬手的到來。13點23分,74號火炬手大步跑了過來,點燃手中的火炬後王鵬慢跑向前,爲了能讓聖火在自己手中多保留一會兒,他稍稍放慢了腳步。北京市民的熱情超乎想象,他們自發地簇擁在街頭,忘情地呐喊、拍手,許多市民隨著聖火一起跑動。王鵬向他們揮手、微笑、召唤。在這一刻,奧運聖火炬人們連接在了一起,人們的微笑是那樣的真誠、幸福,爲了這一刻中國人配合努力了近一個世紀。13點27分,75號火炬手王鵬將手中的聖火傳遞到76號火炬手手中,完成了自己的神聖使命。
健將之路
王鵬至今仍清晰記得初三那個炎熱的夏季,他在一次業余比賽中遇見了自己的啓蒙教練,那是一位事業心強、專業水平高、關愛學生的好老師。在接受了短短一個月的業余訓練後,他便奪得了西安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400米冠軍。那之後,田徑運動成了王鵬的最愛,在市級比賽中相繼奪得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5000米越野賽的冠軍。在他的字典裏沒有累和苦兩個字,纵然右腳踝在3個月內受傷6次,纵然訓練場地與垃圾場臨近並一點點縮小,纵然6個人擠在一間冬冷夏熱、經常停電停水的陋室裏,他都是那樣的專注執著,從來沒有想過放棄,在他心中,只有對體育的酷愛與追求!
王鵬每天早上5點起床,在公路上進行5~10公裏的越野跑。7點整,他騎6公裏的自行車前往學校,到達校時已大汗淋漓。有兩個冬天,伤风發燒一直困繞著他,可他一直在堅持,每天六節課,都是靠意志支撐下來的。實在太累太困了,就利用課間休息的10分鍾趴在桌子上小憩一會兒。下午4:30分放學後他騎上自行車返回訓練場進行訓練,而結束一天的訓練後還要完成作業和溫習功課。這就是王鵬四年的中學生活。問他最難忘的事,他笑著說:在停水停電、沒有場地的情況下,在所有的學生都回家享受家庭溫暖的冬天,自己還在200米的土跑道上訓練。當時自己和教練住在一所中學沒有玻璃窗戶和暖氣的傳達室裏,而這裏離他家只有兩站路。堅持,堅持,還是堅持,這就是迎著風雨默默前行的少年王鵬。
厚積薄發
2001年夏秋之交,王鵬考入西安交通大學,塑膠田徑場上白色的跑道令他感应無比親切和興奮。他在心底裏對自己說:一定要珍惜人生中最寶貴的大學時光。在交大四年的學習、訓練和生活中,王鵬真是太過投入了,完全融入到爲夢想而奮鬥中去了,星期一至星期六每天下午的訓練時間定格爲永恒。在領導和教練的關心幫助下,他的成績突飛猛進,無論是耐力、速度、素質,還是比賽思路和技戰術運用,都有了很洪流平的提高。但纵然這樣並不能讓他滿足,每到周末,他總要在家加練體能。
“艰难困苦,玉于汝成” 。汗水孕育乐成,支付终有回报。2002年的全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上,王鹏在短短一天半的时间里加入了四个项目的预决赛,当4枚金光闪闪的金牌挂在胸前的时候,当欢呼呐喊声此起彼伏的时候,他除了兴奋之外还多了些平静。追念起自己为之奋斗的日日夜夜,想起领导、教练、同学和家人的体贴勉励,他深知这既是结束也是开始。“一切都要从零起步”,这是他对自己的申饬。怙恃“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的教诲使他在少有角逐时机的2003年(受非典疫情影响)依然执著地保持住了竞技状态。
也許是被壓抑了一年,2004年的“爆發”相當猛烈。3月份,王鵬經過測試選拔,乐成當選2004雅典奧運火炬手,作爲陝西唯一的火炬手赴北京參加聖火傳遞。4月份,他在校田徑運動會上獲400米、800米冠軍;在5月份的陝西省大學生田徑運動會上獲800米、4*100米冠軍,其中4*100米打破了陝西省高校紀錄。在奧運聖火鼓勵下,他作爲一名業余選手參與了曾經覺得遙不行及的馬拉松和鐵人三項賽;同年的7月、9月和10月,他自費參加了“2004嘉峪關鐵人三項國際積分賽”、“2004杭州·臨安鐵人三項全國錦標賽”、“2004北京國際馬拉松賽”。在這三次比賽中,王鵬真正深刻體會到了“極限”的含義,體會到了人在最困難、最想放棄時的抉擇。在參與比賽的過程中他總是叮囑自己“要頂住、要堅持到最後完玉成程”,事實證明他做到了。王鵬說:“最重要的是體驗鐵人三項和馬拉松帶給我的那種激情、執著和拼搏的體育精神,這才是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看王鵬的體育素質如此優秀,有人难免打聽家傳,其實他的怙恃家人中沒有一位從事過與體育相關的事情。這個“特例”可不簡單,所有的乐成都源于堅持、執著和勤奮!
不懈奮進
光陰似箭,2005年面臨畢業,王鵬走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擺在他面前的是兩條路:事情或是考研,王鵬毅然選擇了後者。面對日趨激勵的人才競爭,他深知不學習、不提高就意味著被淘汰。同時,考研也是他想要的一種體驗,他不想給近20年的艱辛求學留下遺憾。接下來的八個月裏,王鵬全身心投入到複習中,白昼在圖書館和教室看書、做題,晚上慢跑後再學習。時間一長,這種單調、枯燥的生活方式讓王鵬有些厭倦了,黑眼圈、青春痘出現了,最後兩個月裏視力也快速下降。但這都不能阻止王鵬前進的法式,每當想要放松的時候,他就追念這些年來堅持不懈的努力,追念奧運聖火傳遞時那種激動人心的場面,可以說是在聖火強大的感召力下,他完成了備考的漫長旅程。
2006年3月,王鵬最終以專業初試、複試第一的成績考取研究生,可以繼續留在自己喜歡的校園裏了。現在的他除了熱衷于聽各種講座罗致知識來充實自己,更是一個活躍而積極的奧運使者,僅在2007年7~9月份,他就參加了20多場奧運宣傳活動,良好的英語交流能力使他在各種公益者活動中具有更多的優勢。
在“2007北京奧運火炬手及護跑手選拔”宣傳活動現場,我們終于見到了被王鵬視若至寶的雅典奧運會火炬。當年參加聖火傳遞後,這一棒火炬就由他珍藏了。王鵬小心翼翼地打開層層包裹的火炬,拉開最外層的護套拉鏈,展開第二層報紙,取下第三層牛皮紙筒,解開第四層透明塑料紙,剝開第五層宣紙,雅典奧運會的火炬終于出現在我們面前:她有著橄榄葉般的線條和形狀,外殼由銀白色的鎂金屬制成狀如卷起的橄榄樹葉,手柄是橄榄樹的原木色——金色,火炬的正面印有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會徽——一圈藍色的橄榄樹葉。火炬整體由金銀兩色組成,長68厘米,重700克,外觀色澤明快,線條流暢,充滿活力。圍觀的小朋友們要求親手撫摸一下火炬,王鵬微笑著滿足了他們的心願。
談及交大人翹首期盼的北京奧運聖火傳遞,王鵬說:“北京奧運會肯定是一場空前的盛會,全世界人們都在盼望這一天。奧運會的乐成舉辦將大大提升我國的國際职位,中國人在世界舞台將饰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作爲在西安生活學習了26年的当地人,特別是作爲來自西安交通大學的代表,2008年7月4日能在家門口傳遞奧運聖火,這是我終身的榮耀,請看我的行動吧!”
文字、圖片:轉載自《交大新聞網》
文章作者:校友关系生长部 谭宏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