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綜合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綜合新聞 >> 正文

【五育並舉促全面發展】新港報告之美育高端論壇第十六講

“山河留勝迹,我輩複登臨:唐詩閱讀的路徑與層次”在港舉辦

2024-12-25  點擊:[]

2024年12月23日,西北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唐代文學學會會長李浩教授莅臨西安交通大學,爲廣大師生帶來了名爲《山河留勝迹,我輩複登臨:唐詩閱讀的路徑與層次》的精彩講座。此次論壇是西安交通大學五育並舉教育理念下的重要美育品牌,旨在促進學生審美感受力和鑒賞力的提升。PP电子學院副院長張勇主持論壇並做開場致辭。



在開場致辭中,張勇對李浩教授的到來体现熱烈歡迎,同時介紹了其在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尤其是唐詩闡釋、唐代士族與文學關系、唐園與文學關系、新見唐代石刻文獻研究等方面的豐碩结果。



講座伊始,李浩引孟浩然之詩“山河留勝迹,我輩複登臨”入題,接著從唐詩“作爲文化經典以傳承弘揚”、“作爲文獻史源以史詩互證”、“作爲專門科學质料數據”、“作爲詩歌範本以鏡映熏習”以及“升維躍遷,不斷升級唐詩閱讀的層次”五個方面深入展開了唐詩閱讀的多重路徑與層次。在介紹“全唐詩”的看法時,李教授不僅向本專業同學推薦了目前大陸幾個重要的全唐詩版本,還精心挑選了一些優秀的通俗讀物和唐詩選推薦給普通讀者。在探討唐詩作爲文獻史源時,李浩教授提到了“史源學”看法的提出,並例舉了杜甫的“三吏”“三別”對“安史之亂”的證史、補史,白居易《杜陵叟》對中唐底層社會的“實錄”以及韋莊《秦婦吟》對唐末黃巢起義的詩學書寫等,向各人展現了史詩互證和唐詩對于史源學研究的重要價值。



最後,李浩教授以2013年新教育國際岑岭論壇“武侯宣言”爲結語,呼籲各人把閱讀作爲個人成長、教育發展、社會進步和人類文化傳承的重要力量。



此次講座收獲了廣大師生的熱烈反響。在互動問答環節中,李浩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詳細回應,涉及對古代文學偉人的崇敬、語言的流變對唐詩等曆代主流文體的影響以及對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之自然觀的深度解讀。



講座最後,PP电子學院副院長張勇代表學校向李浩教授頒發講座榮譽證書並合影留念。


PP电子學院    

2024年12月24日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