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名稱:社會資本與性別收入不平等
讲 座 人:程誠
讲座时间:2013-11-06 (周三)中午12:30
講座地點:東二樓實證所會議室
講座摘要:性别收入差异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劳动力市场和收入不平等研究的重要领域。人力资本和职业性别隔离是用来解释群体间收入差距的主要理论工具(可以参考:Card 1999 for a survey;Reskin 1993)。但是对于当前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收入不平等,上述理论的解释都不令人满意。本文认为社会资本是解释性别人为收入不平等的一个重要微观机制。社会资本存量及回报率的性别差异配合导致了性别收入不平等。本文的主要发现有4点发现:(1)均值剖析显示,女性的社会资本欠缺,可以解释性别收入差异的19.2%,占到了总解释量的82.7%。社会资本是性别收入不平等的最重要解释变量。(2)分位数回归剖析显示,“社会资本欠缺”对于差异收入群体中的性别收入差异均有影响,且社会资本对高收入群体中性别收入差距的解释更强。(3)分位数回归剖析还讲明,对于低收入群体(10%以下)和高收入群体(90%以上),男性的社会资本回报率也高于女性。这对于理解劳动力市场中的“粘地板效应”和“天花板效应”有重要启示。(4)社会资本的欠缺照旧女性被分配到低收入职业岗位的原因。
社會學理論中,我們常用文化、習俗的社會化過程來解釋差异群體之間的差異,但是,作爲非正式制度的文化因素,換言之,文化結構塑造社會不平等的微觀過程不夠清晰。微觀過程可能是多重的,但我堅持社會資本的視角,認爲非正式的制度結構形塑了差异群體的差異化交往模式,形塑了差异群體間的社會資本之投資、運作方式,影響了社會資本在差异群體間的漫衍與回報,繼而導致了社會不平等的再産生與擴大。
社會資本作爲一種連接宏觀與微觀的重要視角,對于理解社會文化與性別收入不平等的關系有重要啓示,我提供了下圖1所示的微觀過程。基本邏輯鏈條可表述如下:社會文化規範了男性和女性的社會交往模式,形塑了男性應該積極參與社交、女性應該制止工具性的社會交往等價值觀念,導致男性和女性的社會資本投資與動員産生差異。社會資本的性別差異結合社會資本的收入效應,導致性別收入不平等花样的形成。
关 键 字:社會資本;性別收入;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