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研〔2013〕23號
各相關院、部、中心:
凭据《国家中恒久教育革新和生长计划纲要(2010-2020)》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以及我校人才培養的“十二五”计划,为了进一步培养“品质高尚、素质一流、创新力强”的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提高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构建多条理、多样化、全方位、开放式的研究型大学人才培養新体系,落实長學制研究生培养计划,实施全面学分制教学治理,使我校培养的研究生具有基础和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强的鲜明特征,研究生院决定启动2013年度研究生课程体系和内容革新及培养方案调整事情,以适应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要求。
一、課程體系和內容革新
1. 事情任务
围绕提高研究生课程质量的主题,凭据“2+4+X”人才培養模式要求,在九级课程体系下,切实落实研究生与本科生课程的有机衔接,对部门未完成研究生课程体系和内容集中梳理的课程进行整合,删除与本科课程重复的内容,合并差异课程中近似的内容,淘汰不能满足研究生培养要求的陈旧内容,增加能够满足研究生培养要求的新内容,并在此基础上修改和完善现有的研究生培养方案。
2. 事情原则
各院、部、中心应认真研究学校“2+4+X”的人才培養办学思想,在本科生课程设置的基础上,结合学科实际情况、特点和生长需要,参照世界一流大学的课程体系,进行研究生课程的修订事情。事情中应注重发挥专家、教授的作用,在充实探讨本学科本科生和研究生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确定研究生的课程及其内容;应本着客观性、创新性原则,对知识体系进行整理,分级设置和建设课程。
3. 事情要点
(1)各院、部、中心由主管院長牽頭,組織由教學委員會委員、學科帶頭人等研究生教育專家組成小組,深入研究、精心設計,開展課程體系和內容革新及培養方案調整事情。此次課程體系的革新應與培養方案調整同時進行,通盤考慮。原則上院管課程增一門刪一門,課程總量不得增加。
(2)各院、部、中心對校管課程有革新意見和建議的,可提交研究生院。研究生院將通過專家論證進行統籌革新。
二、培養方案調整
1. 调整目的
爲滿足科學技術及社會發展對研究生教育需求的不斷變化,落實研究生培養環節完全學分制,充实體現學術型和專業型學位、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學位是同等水平要求的思想,對碩士、博士培養方案進行微調。
針對長學制研究生,各學院應提出對應的知識、能力、素質等方面的要求。通過統籌建设課程體系和培養環節體系,達到培養目的。
2. 调整思路
在保證現有培養方案架構體系和學分設置基本穩定的前提下,凭据學校研究生課程與本科生課程銜接設置的基本思路和做法,著力體現研究生學位課程的焦点性,發揮研究生選修課程的系統性,合理配置知識體系,以優異的授課教學質量保證研究生的培養質量。
针对学术学位研究生,碩士生培養方案要偏重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技术的培养,突出专业特色;博士生培養方案应充实考虑科学研究的需要,偏重学科知识的先进性和前沿性,注意扩大其知识面,重点培养其创新能力。長學制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要兼顾专业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培养。
針對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要突出其應用性和職業性特點,在強化專業知識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息争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 调整内容
(1)培養方案的內容,具體應包罗“培養目標、研究偏向、學習年限、培養方式、課程學習、實踐環節、學位論文”等,文字力求簡潔。凡有長學制研究生的學院,須按一級學科擬定長學制研究生培養方案。
(2)课程及培養環節学分 课程及培養環節学分基本要求如表1、学位课学分要求如表2所列。
表1 课程及培養環節学分
學生類型
培養環節
| 學術型碩士
| 專業學位碩士
| 長學制研究生
| 博士
|
PP电子社科
| 理工
| 醫學
| 全日制
| 非全
日制
| PP电子社科
| 理工
| 醫學
|
課程學分
| 26
| 26
| 26
| 26
| 30
| 32
| 32
| 32
| 10
|
學術活動
(講座)
| 1
| 1
| 1
| 1
| 1
| 2
| 2
| 2
| 2
|
開題報告
|
|
|
|
|
| 2
| 2
| 2
| 2
|
社會實踐
| 1
| 1
| 1
|
|
| 1
| 1
| 1
| 1
|
中期考核
| 3
| 3
| 3
| 3
| 3
| 6
| 6
| 6
| 6
|
基金撰寫
|
|
|
|
|
| 1
| 1
| 1
| 1
|
最終學術報告(預答辯)
|
|
|
|
|
| 6
| 6
| 6
| 6
|
專業實踐
|
|
|
| 8
|
|
|
|
|
|
學位論文
| 25
| 25
| 25
| 18
| 18
| 60
| 60
| 60
| 60
|
總學分
| 56
| 56
| 56
| 56
| 52
| 110
| 110
| 110
| 88
|
注:表一所列課程學分中应包罗表2所列的学位课学分。
表2 学位课学分
學生類型
培養環節
| 學術型碩士
| 專業學位碩士
| 長學制研究生
| 博士
|
PP电子社科
| 理工
| 醫學
| 全日制
| 非全
日制
| PP电子社科
| 理工
| 醫學
|
公共學位課
| 思政教育
| 3
| 3
| 3
| 3
| 2
| 3
| 3
| 3
| 2
|
第一外語
| 2
| 4
| 2
| 4
| 5
| 4
| 4
| 2
|
|
文獻檢索
|
|
|
|
| 1
|
|
|
|
|
知識産權
|
|
|
|
| 1
|
|
|
|
|
學科(專業)、種類(領域)學位課
| 8
| 6
| 8
| 6
| 6
| 8
| 8
| 14
| 4
|
(3)課程選擇規定:碩士生一般在6-7級課程中修習課程,博士生一般在6-8級課程中修習。交织學科研究生(非本科專業和選修非本學科)可在選修課中選擇3-5級課程,但不得超過2門,學分如實計算,超過2學分的按2學分計。
(4)全日制硕士生(学术型、专业型)培养年限统一为2-3年,長學制研究生为4-7年,博士生为3-6年,非全日制硕士生为2-5年。培养方案中各环节部署应保证优秀学生可以在最短年限内完成。
(5)硕士生的開題報告、科研(教学)实践合并到中期考核中进行,因此培养方案中不再单独列出。自2013级入学的全日制硕士生(学术型、专业型),中期考核统一部署在第三學期结束前完成。
(6) 硕士生必听学术陈诉包罗“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陈诉和“职业生涯计划与就业”系列陈诉之一。博士生必听学术陈诉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且必须果真主讲一个学术陈诉。
(7)博士及長學制研究生培养各阶段时间節點见表3。
表3 博士及長學制研究生培养各阶段时间節點
節點
差异研究生時間
| 長學制
碩士入學
| 資格
考試
| 取得
博士學籍
| 開題
| 中期考核
|
長學制研究生
| 第一學期
| 第三
學期
| 第四學期(博士第一學期)开始
| 第四學期(博士第一學期)末
| 第六學期(博士第三學期)末
|
博士研究生
|
|
|
| 第二學期
| 第四學期末
|
三、时间節點与联系人
(1)2013年4月2日,部署部署事情任務。
(2)4月2日—4月24日, 各学院梳理所卖力学科的现有课程情况,完成研究生与本科生的课程衔接事情,同时提出课程革新的基本思路,开端完成新增课程和剔除课程以及培养方案的调整事情,将拟剔除课程目录、修订课程的目录和课程简介、新增课程的目录与课程简介,以及调整后的培养方案提交研究生院。
(3)4月25日——5月13日,研究生院組織專家審核各學院提交的課程目錄和研究生培養方案初稿。
(4)5月14日——5月25日,各學院完成研究生培養方案,確定課程目錄並在研究生信息治理系統內調整,經報研究生院審核後予以發布。
本次事情具體由研究生院學位與培養辦公室、專業學位與實踐基地辦公室負責聯絡協調。
學術型培養方案聯系人:張俊峰82663625,pyk@mail.mkako.com
专业型培养方案联系人:郭 炜82668713,zyxw@mail.mkako.com
研究生院
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