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學生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生風采 >> 學生新聞 >> 正文
碩1096班2011-2012學年第一學期系列活動展示
2011-12-26  點擊:[]

伴著隆冬的腳步,2011—2012學年第一學期即將結束!對于我院新聞與傳播專業碩1096班的同學們來說,即將過去的這一學期是一個充滿激情、充滿活力的學期。在院領導宋永平副書記和輔導員于媛芳老師的支持下,1096班班委積極組織了多次班級活動,既展現了我院學子的風采,也有力地促進了同學間的友誼!

(一) 翠西岳采风,影象永驻

2011年11月5日硕 1096班班委为增进班级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组织本班学生到西安翠西岳采风!

翠華山位于西安市以南23公裏處的秦嶺北脈,距我校近兩個小時的車程。一抵達目的地,同學們便被翠華山的美景吸引住了。曾經來過翠華山的田哲平建議各人首先參觀地質博物館,便于各人對于翠華山的地質地貌有個宏觀的認識,在遊覽過程中更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來到博物館,同學們通過投影、沙盤、展櫃、展台、展板的形式對翠華山國家地質公園的概況、地質遺迹類型、自然景觀特色、開發建設情況、遊覽參觀路線設置等情況有了一個較爲清楚的認識!

從地質博物館出來,同學們開始結伴爬山。每到風景怡人處,各人開心地拍照留念。瀑布、天池、迎客松、冰洞、風洞等許多著名的景點都留下了同學們的身影和腳步。除了這些自然景觀,同學們還欣賞到了杜中信、蕭雲儒、雷珍民、李成海等名人在翠華山留下的墨寶,中文系身世的郭麗青同學還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給各人耐心解釋了這些墨寶背後的故事!隨著海拔的增加,山路越來越險,雲霧也越來越濃,甚至還下起了濛濛細雨,同學們相互幫助,協同前行,終于在3:00時,登上了頂峰。

1096班的同學經過這次采風活動,不僅把記憶留在了翠華山,而且增長了知識,增進了了解,促進了友誼!

(二) 与时俱进,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2011年10月15日—18日,中國共産黨十七屆六中全會召開,根據新的形勢,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進一步爲社會主義建設指明了门路!會議結束後,1096班掀起了學習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的熱潮。

首先,1096班黨支部書記陳睿向各人介紹了十七屆六中全會的會議精神和重要意義。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的主題是深化文化體制革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對于提高全民素質、弘揚中華文明、推動科學發展、實現偉大複興、爲人類文明做出新貢獻具有重大意義。

接下來,預備黨員裴浩東也談了自己的學習感想。推進社會主義焦点價值體系建設,必須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配合理想。理想信念是一個民族奮力前行的精神支柱。同時也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我們之所以能在遭遇各種困難的情況下,堅持辛勤耕作、努力奮鬥,主要就是有理想和信念的支持。有意義的人生,應該是有信仰、有理想,並爲此而努力奮鬥的人。

會後,入黨積極分子們也積極地寫了思想彙報,總結了自己參與這次學習的感想和體會。

此次通過論壇的形式,讓支部成員對十七屆六中全會傳達的精神有所了解,並且讓各人明白了,作爲新聞傳播學碩士,如何把自己所學的專業內容和文化建設巧妙結合,做一個及格的碩士生,做一個及格的黨員。

(三)溫暖冬日,素質拓展

2011年12月7日,1096班班委組織本班同學在羽毛球館進行了一場以“溫暖冬日,素質拓展”爲主題的羽毛球活動,PP电子學院輔導員于媛芳老師也參加了此次活動。

活動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個階段——自由活動。在這一階段,同學們憑興趣選擇搭檔,依次上場練習。活動中,根據默契度等因素,同學們重新確定了搭檔!第二個階段——正式比賽。雖然說是比賽,但沒有濃濃的硝煙味,充滿了趣味性而不失競爭性,只是接纳了計分制,取勝的隊伍繼續留在場上,場下的隊伍負責給場上的隊伍加油助威!兩個小時的活動期間,充滿了歡聲笑語。

時間過的很快,活動轉眼就結束了!同學們在此次活動中增進了默契度,培養了情感,師生之間也加深了了解。

(四)觀影片學黨史

爲了紀念中國共産黨建设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1096班黨支部組織開展了學習黨史活動。通過組織各人觀看《建黨偉業》和《辛亥革命》兩部影片,並寫下觀影心得。不僅可以讓廣大黨員幹部了解黨的曆史,更能讓黨史的營養滋潤黨員幹部的心田,從而激發其愛國熱情。此次黨史教育打破以往“照本宣科”的學習形式,通過看電影的形式讓支部成員了解曆史,生動鮮活的畫面、通俗易懂的講解,使黨員同志擺脫了以往枯燥乏味的學習,對黨史有了直接的認識和了解,真正達到入心、入腦的學習效果。

郭麗青同學的觀後感:感謝《建黨偉業》,再次讓我感受了那段曆史。千萬不要抱著看所謂曆史巨片的角度去欣賞這部電影,因爲這部電影的引人之處就在于,它是史實。恭喜黨建90年,在這個時代,我們確實需要一些這種題材的電影,鼓舞、推动、啓發我們,指引我們前行,配合建設好偉大的祖國!

附件列表: 本新聞不包罗附件。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