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終了,畢業在即,考研與就業的選擇成爲困擾05級學生的主要問題。爲幫助學生認清考研與就業形勢,更好地規劃自己的未來。6月11日下午,院學生事情辦公室組織的中文專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座談會在主樓E703舉行。
六位中文專業08屆畢業生應邀出席座談會,他們分別是保送複旦大學研究生的鄭博斐、保送本校研究生的盧海燕、考取本校研究生的張晶晶、簽約廣東省電信有限公司的劉豔榮、簽約中國南車集團的崔志勇和簽約廣東移動的研究生唐懿。中文51班全體學生參加會議,輔導員薛周利主持座談會。
座談會首先由應邀出席的5位本科生嘉賓介紹我校推保外校研究生的政策、本校保研的主要環節、考研和求職的心得等。隨後,學院輔導員唐懿結合自己求職和學生就業指導的經驗,介紹了有關大中型國企、壟斷型企事業單位、國家及地方公務員等的招聘情況,並在此基礎上,給與會學生介紹了人力資源治理中的勝任力模型等有關基礎知識。經過他們一番精彩的發言之後,中文51班學生結合自身情況展開了深入、細致的討論,並就如何處理考研與就業的關系、資格證書的作用、知名企業對畢業生的素質要求等問題與嘉賓進行了交流。
薛周利在总结讲话中说,座谈会上列位嘉宾的讲话内容富厚,思想深刻,透过这些讲话背后,我们可以看到,文科学生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需要首先转变“三种认识”,即“文科就业不是更困难而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更高”、 “专业知识在就业时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很重要,因为它是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学习文科不是很闲而是很忙,因为需要在课余时间阅读大量的书籍”;其次要树立“四种理念”,即“终身学习的理念”、“追求卓越的理念”、“精于细节的理念”和“执着追求的理念”。他说,虽然座谈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仅靠一次的座谈是不够的,院学工办今后会继续开展相关运动,希望同学们发扬交大人踏实、勤恳的精神,不停夯实自己的专业基础、重视暑期社會實踐,增强与教师和学长的交流,力争在今后的人生门路上谱写出绚丽的华章。
經過近三個小時的交流探討,座談會在和諧融洽的氣氛中結束。據悉,這是我院分層次、分專業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行動的第一步,後續還會有更多的舉措出台,從而加大學生就業指導力度,促進我院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文字:柯 哲 张 进
圖片:滕耀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