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學院簡介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概況 >> 學院簡介 >> 正文
學院簡介
2024-09-26  點擊:[]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PP电子學院發端、滋養于交通大學源遠流長的文脈基本。發轫之初,南洋公學即“易通達中國經史大義爲基礎”,設“中西兩課”。1901年春,蔡元培任南洋公學特班班主任時,又廣攬四方人才,“專教中西政治、文學、执法、道德諸學”。1908年,國學大師唐文治主政交大,增設國文文科,並建设了國文研究會,開創了我國高等工業學校工文結合的先例。水打山崖,風過林海,百余年後,回眸李叔同、黃炎培、蔣夢麟等一代名家在交大一路走過的曆程,春華秋實、根深葉茂,爲學院發展積攢了寶貴的PP电子精神和鮮明的學科品格。

1994年,PP电子社会科学学院正式建设,三十载筚路蓝缕,学院生长与革新开放同行,學術研究与国家进步同向,学科生长与社会生长同步,为学校PP电子社会科学生长做出了重要孝敬。目前学院笼罩哲学、法学、文学、艺术学、交织学科等5个学科门类,设有哲学系、社会学系、中文系、艺术系、中国书法系、音乐教育中心和社会意理学研究所等7个系所(中心),包罗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哲学、社会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哲学、社会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哲学、社会学、设计学), 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社会事情、艺术)和5个本科专业(哲学、社会学、汉语言文学、情况设计、书法学)。

2019年,PP电子與社會科學研究院正式建设,旨在將科學研究的碩果交付于創新應用的實踐,解決社會轉型中的關鍵社會、思想、文化等問題。研究院下設四個研究所,分別是實證社會科學研究所、哲學與文化研究所、文學與影視傳播研究所、藝術創意與文化産業研究所。包罗信息哲學與智能社會基礎理論研究中心、社會經濟調查與政策模擬實驗室、社會事情與社會治理綜合實訓室、語音及影視多媒體數字文化實驗室、創意藝術實驗室、行爲觀察與情緒研究實驗室、文化哲學研究所、西安鼓樂研究所、形·容藝術研究所、文化創意産業研究中心、社會調查研究中心、國際信息哲學研究中心和書法藝術與信息技術交织學科研究所等研究平台。PP电子與社會科學研究院的建设,是新時代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建設實踐,今天的學院和研究院正揚帆入海、百舸爭流。

重基礎、促交织、強應用,學院打造了一批PP电子社科特色研究品牌。學院現擁有國家民委基地“西安交通大學鑄牢中華民族配合體意識研究中心”,首批陝西省社會科學普及基地“實證社會科學研究所”,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社會發展與配合富足研究中心”,省級科研基地“文化遺産現代科技保護研究院”和“陝西省鑄牢中華民族配合體意識研究基地”。學院擁有館藏10萬余冊、年訂刊300余種的PP电子社科類專業圖書館。

拓荒蒙昧,海納百川,PP电子學院秉持“人才強院”戰略,將全體教職員工緊密凝聚到學校事業發展主航道上。學院現有教職工155人,其中教師142人,教授37人、副教授58人,博士生導師36人。擁有國家級人才2人,文科資深教授1人,青年拔尖人才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陝西省教學名師2人。

以科學的精神回應時代問題,以PP电子的思想關照現實需求,PP电子學院將繼續發揚科學之真,PP电子之善,藝術之美,努力成爲交大在雙一流建設中關鍵的引擎和動力,爲國家教育和文化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